目录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质
1.2工程布置
1.3完成情况
1.3.1年完成情况
1.3.2年完成情况
1.3.3年完成情况
1.3.4完成主要工程量
2建设监理规划
2.1监理规划及监理制度的建立
2.1.1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2.1.2监理规划的依据
2.1.3监理规划的内容
2.1.4监理制度的建立
2.2监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2.2.1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2.2.2组织机构的设置
3监理过程
3.1施工质量监理
3.1.1事前预控
3.1.2跟踪监理
3.2投资控制
3.2.1严格执行合同
3.2.2认真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量清单
3.2.3制定单元工程验收及计量制度
3.2.4计量项目的申报手续
3.2.5程度变更设计的原则
3.3进度控制
3.3.1审批施工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3.3.2发布开工令
3.3.3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
3.3.4召开协调会议
3.3.5目标管理
4监理效果
4.1分部工程单元工程验收结果
4.2质量检验分析
4.2.1砼的质量检验成果分析
4.2.2浆砌及密度检查成果分析
4.2.3灌浆质量检查效果分析
4.2.4原材料检验成果分析
4.2.5观测成果分析
4.3工程质量评定
4.4工程效益分析
5经验与建议
5.1经验
5.2建议
1工程概况
升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县清干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工程,同时也是大坝库区移民能源替补工程。
工程位于县境内长江南岸清干河流域上游的东支——归城河上游河段的磨城乡,距县城茅城公里。该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县水电史上长期以来发电不能自控调节的历史。工程建成后,将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升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业主是县电力公司,设计单位是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是市水利水电工程团,监理单位是市水利水电建设监理中
心。
1.1工程地质
升城大坝坝址处为横向河谷,坝区处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下统罗惹城组,按其岩性组合可分为四段,大坝主要分布在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第二段(sir2)
为黄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粉砂质夹页岩;第三段(sir3)为灰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夹少量粉砂岩,同时坝基还存在顺河向F?、F?断层,裂隙十分发育,抗渗性能较差。
岩体承载力:根据岩块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w)结合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选取,地质报告提供的坝址各组承载力建议值如下:
坝基岩体允许承载力表表一
岩石名称
允许承载力(Mpa)
页岩
0.60
粉砂质页岩
0.85
粉砂岩
3.00
泥质粉砂岩
2.00
综上认为升城大坝坝基为页岩,承载力差,加之有顺河向F?、F?断层,对于修建浆砌石重力坝不是很有利。
1.2工程布置
升城二期工程主要由浆砌石重力坝和坝后式发电组成。升城大坝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17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370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2M3/s,50年设计洪峰流量为659M3/s,千年核准洪峰流量为1250M3/S。设计总库容2740万方,正常蓄水位495米相应库容为2550万方,可调节库容1766万方,死库容为784万方,水量利用系数为0.97。
大坝设计为浆砌石重力坝,设计坝高70.5米,坝顶长190.5米,坝底最大宽度69.60米,大坝建基面高程为427米,坝顶高程497.5米。大坝设计共分10个坝块:一号坝块长17.5米、2号坝块长15米、3号坝块长20米、4号坝块长20米、5号坝块长16米、6号坝块长16米、7号坝块长20米、8号坝块长22米、9号坝块长22米、10号坝块长22米。坝体中部(5号坝段、6号坝段)
设有三孔闸门(8×6.5米)的溢洪道。右岸(8号坝段)设有发电引水管及进水闸,发电管和溢洪道之间的(7号坝段)设有放空底孔及排砂闸孔。
坝后一级电站布置在大坝右岸第8#坝块后,厂房为框架结构,主厂房面积为31×15.6米,主厂房高15米,副厂房面积为31×8米,副厂房高8米,电站装机3×1250kw,水轮机型号为HLA551-WJ-68,发电机型号为SFW-J1250/1480。
设计年发电量为:1380万kwh。
1.3完成情况
升城水电枢纽二期工程于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于年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施工历时三年。
1.3.1年完成情况
年11月至年5月,主要完成了大坝基础开挖及砼回填。大坝基础岩石开挖历时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