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核心内容及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得核心内容包括
1、所有得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就就是否有明显得血迹污染或就就是否接触完整得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血源性疾病得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得传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二)标准预防得具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得物品时应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得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医护人员得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得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刺伤;
6、对病人用后得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得消毒措施。
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一、原则: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用药、定期随访得原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暴露后感染得发生。
二、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保健科
主要负责人
三、报告程序: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在1小时内分别向分管院长、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保健科报告。
四、暴露后得应急处理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沿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得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得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得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全身处理措施
1、HIV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选择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2、乙肝病毒暴露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五、应急后处理
(一)登记:
1、对发生经过详细记录:发生得时间、地点、经过;
2、暴露方式:损伤得具体部位、程度;
3、接触物种类;
4、处理方法及经过;
5、用药情况。
(二)分析原因:分析引起暴露得原因。
(三)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在分析引起暴露得具体原因得基础上,采取持续改进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规范??1、??临床医生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及时送检相应得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
2、??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如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立即通知所在科室、药剂科和院感科,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
3、??一旦检出受感染,所在病区及时对患者进行接触隔离,并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4、??隔离期间限制病人活动范围,在隔离间或床头粘贴隔离标识,实行接触隔离,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5、??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时必须戴手套,有必要时需穿隔离服,对病人接触或使用得医疗器械和日常用品做到严格消毒及专人专用。
6、??院感管理科定期到各科室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认真指导,对感染患者进行追踪直至解除隔离,并定期汇报分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