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认识预算定额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掌握预算定额的组成及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能够在工程造价实例中运用预算定额
素质目标:
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点:预算定额的编制、预算定额中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预算定额中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的应用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任务引入”中的相关内容(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怎么编制的?预算定额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导入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认识预算定额
【教师】讲解预算定额的概念、作用、编制,预算定额中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的应用
一、预算定额的概念
预算定额又称消耗量定额,它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常施工条件下,规定生产一定计量单
位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二、预算定额的作用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预算定额有哪些作用?
传授新知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预算定额是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
(2)预算定额是编制招标标底或招标控制价的基础。
(3)预算定额是建筑企业贯彻经济核算制、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编制地区价目表和概算定额的基础。
(5)预算定额是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依据。1
三、预算定额的编制
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编制预算定额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满足社会平均水平
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遵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生
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表现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合
理的施工组织和工艺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完成单位分项工程基本构造要素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知识加油站】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预算定额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但预算定额包含了更多的可变因素。因此,预算定额是平均水平,
施工定额是平均先进水平,两者相比,预算定额水平较低。
?【学生】阅读、思考、理解
2)简明适用、严谨准确
编制预算定额时应贯彻简明适用、严谨准确的原则。对于那些主要的、常用的,价值量大的项目,
分项工程应划分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