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塑料门窗施工工艺标.docx
文件大小:19.5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4千字
文档摘要

塑料门窗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熟悉施工图纸→图纸内部会审→确认材料型号规格→现场测量放线→预埋连接件或安装固定件→门窗框就位安装→调整固定→门窗扇安装→五金配件安装→密封胶填缝→开启性能调试→三性试验(气密、水密、抗风压)→质量验收→成品保护。

二、操作要求

塑料门窗工程应有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且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实施。

所用材料(塑料型材、玻璃、五金件、密封胶条、发泡填充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及相关环保认证文件。塑料型材壁厚、增强型钢规格需满足规范规定。

门窗洞口预埋件或连接铁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设置,埋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5mm,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埋件应牢固可靠。

门窗安装前,应清除洞口表面及型材表面的浮灰、油污等杂质。玻璃安装时,镀膜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向室内(特殊要求除外),并保持玻璃表面清洁。

塑料型材与墙体之间不得直接刚性连接,应通过尼龙胀管或金属连接件过渡。门窗框下槛应设置不少于3个固定点,固定片间距不大于600mm。每扇玻璃下方应设置2个承重垫块,垫块长度不小于100mm,宽度与槽口适配,材质为硬质橡胶或塑料。

密封胶条应选用三元乙丙或氯丁橡胶材质,规格与型材槽口匹配,安装时应连续整根嵌入,接口处应在角部并采用45°斜面拼接,用专用胶粘结牢固,胶条长度宜比槽口长1%-1.5%,确保密封严密无翘曲。

金属连接件、固定件除不锈钢外,均应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塑料型材拼接处、五金件安装孔位应采用专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

密封胶需提供与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报告及使用年限质量证明,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使用过期或变质产品。打胶前需清理缝隙表面,胶缝应连续饱满,宽度均匀,表面光滑无气泡。

玻璃边缘应进行倒棱处理,防止应力集中。中空玻璃间隔条应采用连续折弯式或插角式,干燥剂填充饱满,双道密封完整。

配套使用的五金件(执手、铰链、锁具等)应符合国家标准,表面处理均匀,开启灵活无卡滞。安装时螺丝应拧入型材增强型钢,严禁直接攻入塑料型材。

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低密度发泡聚氨酯填充,填充应连续饱满,内外侧均需用密封胶密封。外侧装饰线条安装应平整,色彩一致,与门窗框搭接紧密。

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检查门窗框的垂直度(≤2.5mm/2m)、水平度(≤2mm/m)及对角线差(≤3mm),确保符合安装精度要求。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开启试验,保证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设计,开启无阻碍、无异常声响。

隐蔽工程(如连接件安装、防腐处理、缝隙填充等)施工完成后,需及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留存影像资料,确保节点构造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允许偏差

实测允许偏差表(mm)

项目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门窗框正侧面垂直度

≤2.5(2m垂直检测尺)

用垂直检测尺检查

门窗框水平度

≤2(1m水平尺和塞尺)

用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门窗框标高偏差

≤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门窗框对角线长度差

≤3(对角线尺或钢卷尺)

用对角线尺或钢卷尺检查

相邻门窗扇高度差

≤2(钢直尺)

用钢直尺检查

门窗扇与框搭接量

±1(钢直尺)

用钢直尺检查

门窗扇开启力

≤80N(测力计)

用测力计检查

密封胶条压缩量

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尺量)

观察、尺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