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发达国家为纠正“低生育陷阱”而普遍采取了什么样的生育政策与管理措施。
A、放任生育
B、自主生育
C、鼓励生育
D、计划生育
正确答案:C
2.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规模总体呈何种趋势()
A、上升趋势
B、上下波动
C、下降趋势
D、基本不变
正确答案:C
3.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理论,以下哪一项说法错误()
A、根据“污染避风港”假说,低环境标准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
B、根据“波特诱导式创新假说”,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在适宜环境下促进就业;
C、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如果通过将污染向外转移来改善环境,那么对于特定国家而言,自由贸易能够增加收入,而收入增加能够促进环境保护;
D、当一些国家产权界定不清或没有把外部影响内部化时,国际贸易无疑会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C
4.不属于2003年排污收费政策改革原因的是()。
A、用行政手段管理排污收费存在问题较多。
B、浓度超标收费不合理。
C、排污费率过低。
D、收费面不全。
正确答案:C
5.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法制保障包括:
A、执法监督制度
B、资源管理制度;
C、自然资源法律制度
D、资产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C
6.以下哪一项不会影响科斯定理的有效性:
A、无法忽略的交易成本
B、受污染影响的人数众多
C、财富效应
D、初试产权配置
正确答案:D
7.当鼓励人们多使用水时,可以采用何种定价策略,若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时,可以采用何种定价策略。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累进定价统一定价;
B、累退定价累进定价;
C、累进定价累退定价;
D、统一定价累进定价;
正确答案:B
8.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
A、外部不经济、共有产权制度、寡头市场、信息对称、政府失灵
B、负外部性、开放获取制度、垄断市场、信息不对称、政府失灵
C、货币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寻租;
D、货币外部性、公共资源、不完全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寻租;
正确答案:B
9.命令控制政策的适用范围,以下哪一项说法错误:
A、需要保证确定性的领域和重要的排放控制领域;
B、用于调节排污行为的排污税费
C、为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领域;
D、在大多数国家不可或缺、处于主导地地位的领域;
正确答案:B
10.下列哪一类政策能实现有效进口:
A、化石燃料税;
B、节能理念;
C、征收进口关税;
D、供应补贴;
正确答案:C
11.总支付意愿的构成为:
A、使用价值;
B、选择价值;
C、非使用价值;
D、以上说法都是;
正确答案:D
12.关于政府有效角色说法正确的是:
A、低效率是政府进行干预的充分条件;
B、交易成本对政府是否进行干预的影响并不重要;
C、经济获得的扩张和集聚增加为政府干预创造了前提条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13.低碳经济的统计与考核指标时
A、碳丰度
B、碳深度
C、碳强度
D、碳密度
正确答案:C
14.资源动态效率配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稀缺带来的额外边际价值最大化;
B、不同时期的最后一单位边际净效益的现值相等;
C、后代人所处的境况在最低程度上不能比当代人差;
D、不同时期的净效益都是最大;
正确答案:B
15.关于开放获取资源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稀缺租金会受到保护;
B、需求充足情况下,不受限制的使用权将导致资源过度开发;
C、稀缺租金被浪费;
D、配置结果不会是有效的;
正确答案:A
16.下面不属于自然资源单项评价的有()
A、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B、区域资源经济评价
C、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D、水资源经济评价
正确答案:B
17.环境管理按照意愿分包括()。
A、安排式环境管理。
B、命令式环境管理。
C、指令性环境管理。
D、强制性环境管理。
正确答案:C
18.()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如果该问题不解决,不仅造成当代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安定无法保证,还会造成生态问题的代际转嫁,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逆的深重灾难,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A、生态安全
B、生态保护
C、生态文明
D、生态平衡
正确答案:A
19.在贫困交加、饱受列强欺凌和国破家亡的旧中国,探寻中国贫困落后原因的部分仁人志士,并将近代中国的羸弱贫困归咎于什么。
A、人口太少
B、人口太多
C、人口太弱
D、人口不均
正确答案:B
20.英国公布的_______,使塔成为最早提到“低碳经济”的书
A、资源白皮书
B、能源白皮书
C、绿色经济白皮书
D、低碳经济白皮书
正确答案:B
21.下列属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特征是()
A、管理的内容相对单一,集中在矿业权的设置
B、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C、管理对象为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