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土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和土建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知识结构: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3.技能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授课语言:英语授课,同时提供部分中文课程。
3.授课方式: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设计、课程论文等相结合。
4.毕业要求:
(1)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土木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3)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测量学、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建筑设备等。
4.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设计、课程论文等。
5.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相关选修课程。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实习教学:在专业实习环节,学生将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3.设计教学: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论文: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五、毕业要求
1.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就业前景
同济大学土建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以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1.土木工程设计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技术支持、项目管理等工作;
2.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等;
3.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制定等工作;
4.科研机构: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
5.教育机构:从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
七、总结
同济大学土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将在土木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土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文化素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知识。
3.专业基础: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4.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
5.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6.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培养方案
1.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总学分160学分。
2.课程设置
(1)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测量学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设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法规与标准、工程测量与测绘、岩土工程、结构设计、建筑美学等。
(5)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