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流程规划
施工流程严格遵循:基层清理与处理→砖墙预湿润处理→垂线吊设确定基准→灰饼粘贴标记厚度→冲筋设置构建找平基准→底层水泥砂浆涂抹→面层灰粉刷施工→踢脚线抹灰作业→质量全面检查验收→成品保护措施实施。
二、操作规范细则
(一)基层处理要求
基层表面需彻底清理干净,去除浮尘、油污、松散颗粒等杂物。对于混凝土基层,应先喷撒纯水泥浆,形成颗粒状表面,以增强基层与抹灰层的粘结力;砖墙基层则需提前进行浇水湿润,确保墙体充分吸收水分,避免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被墙体过快吸收而影响强度。
填充墙顶部与梁底之间的裂缝处,在正式打底前,需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将裂缝喂饱、塞严、挤实,防止后期因沉降等原因产生裂缝。
(二)砂浆配比及搅拌规定
打底用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粉煤灰:石灰膏=1:3:0.5:0.5。面层采用纸筋灰,其中需掺入占纸筋灰质量10%的白水泥,以提高面层的强度和美观度。
砂浆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投料顺序严格按照先投入砂子,再加入石灰膏,接着放入水泥,最后加入粉煤灰的顺序进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分钟,确保砂浆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应使用洁净水,河砂需过筛处理,去除杂质和粒径过大的颗粒,纸筋灰中不得含有结块或硬块。
粉刷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7-10厘米范围内,以保证砂浆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水泥砂浆应在搅拌完成后3小时内使用完毕,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砂浆强度下降和性能变差。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其性能可能发生变化,不得在施工中使用。
(三)抹灰施工操作要点
天棚打底前,应在四周墙面弹设水平控制线,作为天棚抹灰的基准。然后根据水平控制线拉水平线,粘贴灰饼并做冲筋,以确定天棚抹灰的厚度和找平基准。天棚底灰分两遍涂抹,第一遍涂抹后需用刮尺搓平并打毛,以增强与第二遍底灰的粘结力。
对于梁体,梁底和梁侧均需粘贴灰饼、做冲筋,确保梁底水平、梁侧垂直,阴阳角方正。多跨连续梁施工时,应拉紧通线进行操作,保证梁体各部分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柱角、墙角和门窗角等部位,均需做护角处理。护角采用比打底砂浆提高一级标号的纯水泥砂浆进行粉刷,以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和耐久性,确保阴阳角方正。
同一面墙的打底施工应一次性连贯完成,避免出现接槎不平整现象,同时保证同一墙面打底砂浆颜色一致,确保抹灰层的整体质量。待第二遍底灰达到七成干时,即可进行罩面灰的粉刷。若底灰完全干燥后再抹罩面灰,需提前一天对墙面进行浇水湿润,以保证罩面灰与底灰之间的粘结力。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水平面保持水平,所有立面保持垂直,所有阴阳角方正。严禁抹灰层干燥后表面产生裂纹现象,若发现裂纹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三、允许偏差标准
实测允许偏差表(mm)
序号
项目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
1
立面垂直
4
4
2
表面平整
3
3
3
阴阳角垂直
3
3
4
阴阳角方正
3
3
5
分格条(缝)平直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