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施工工艺 7
第三章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28
第五章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32
第六章排污及用电专项方案 35
第七章提交竣工资料........................................................................................................................39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建筑、设计概况
(一)建筑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温州市人民西路任宅前,东邻温富大厦,南邻九山外河,为旧房拆迁再建工程,
拟建物包括主楼和裙房,主楼地上为21~25层(共3幢),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下最大荷载
15000kN/柱;裙房2层,框架结构;主楼和裙房设一层地下室,埋深5m,基础形式采用大直
径钻孔浇筑桩。由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开发建设,由杭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二)设计概况
1.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500m。
2.本工程为钻孔浇筑桩基础,共设计桩181根,包括φ900桩112根;φ1000桩17根;
φ600桩52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试桩和锚桩φ900桩15根,混凝土强度等级
为C3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设计采用端承摩擦桩,主楼高层部分,以7-3层
中风化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底标高低于黄海高程-81.000m;同时要满足桩端全截面进入持
力层不小于3.0m;裙房部分的桩以5-2层含碎石粉质粘土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底标高统一为
黄海高程-60.00m。
3.大直径钻孔浇筑桩施工的各工序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有停工现象。二次清孔结束测得
孔底沉渣厚度满足上述要求后,半小时内必须浇筑混凝土,否则需再次清孔。
4.桩孔成型后必须清除孔底沉渣,孔清后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cm(端承摩擦桩)并应立即浇筑
水下混凝土。
5.混凝土实际浇筑高度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8m,本工程桩基安全
等级为一级。二、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温州海滨平原松台山残丘两侧,现地形平
坦,在勘探深度内,地层由杂填土、黏土、淤泥、淤泥质黏土、黏性土、粉质黏土混碎石、风
化基岩等7个工程地质层和15个亚层组成,基本情况见表1。场址工程地质条件
表1
序号
土层序
号
地层名称
层面高程(m)
层厚(m)
岩性描述
1
1-0
杂填土
3.10~5.05
1.3~2.7
以碎砖、瓦砾、碎块石、旧
建筑物基础、沙砾、黏性土
组成
2
1-1
黏土
2.33~3.75
0.7~1.4
灰黄、褐黄色,含铁锰质氧
化斑点,可塑~软塑,全场
分布
3
2-1
淤泥
1.53~2.65
7.6~8.85
灰色,流塑,厚层状,偶含
腐植质,土质均匀,全场分
布
4
2-2
淤泥
-6.97~-5.28
10.5~21.65
灰色,流塑,鳞片状,含少
量贝壳碎片,全场分布
5
3-1
黏土
-25.45~-17.0
0.90~3.7
灰黄、褐黄色,可塑为主,
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及结
核,局部分布
6
3-2
黏土
-26.93~-20.25
4.75~15.2
灰色,软塑,厚层状,含褐
色有机质条纹及钙泥质团
块,全场分布。
7
4-1
黏土
-34.65~-31.22
0.20~4.35
褐黄色,可塑,局部粉粒含
量较高,为粉质黏土,局部
分布
8
4-2
黏土
-36.95~-32.18
0.70~7.2
灰、浅灰色为主,软塑~可塑,
厚层状,局部含有机质及少
量炭化物,土质不均
9
5-1
黏土
-41.17~-36.31
1.35~7.70
色杂,以浅灰灰黄为主,可
塑,局部粉粒含量较高,为
粉质黏土,局部分布
10
5-2
含碎石粉
质黏土
-47.87~-34.42
1.10~15.4
浅灰~灰白色,可塑,厚层状,
含碎石,局部有孤石,全场
分布
11
6
粉质黏土
-51.62~-38.43
1.8~13.75
浅灰~灰白色,可塑,局部硬
塑,厚层状,局部含黄色黏
土条带及少量碎石,局部分
布
12
7-1
全风化基
岩
-55.77~-51.16
18.3~31.35
色杂,浅紫红、黄色为主,
完全风化成土状,原岩结构
尚清晰,风化不均
13
7-2
强风化基
岩
-84.05~-72.08
0.3~3.60
浅灰色表面氧化成褐黄色,
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
全场分布
14
7-3
中风化基
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