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
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
展的能力。为响应市场需求,需要制定完善的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
改造设计规范,对产品进行管理,满足市场质量提升需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规
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决定立项并联合杭州龙骉科技有限公司
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团体标
准。于2023年1月16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发布了《既有公
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正式立项。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追求高品质物质和精
神生活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具有不同使用功能、建筑体量、建
筑高度、建筑外型的城市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师、开发者及物业购
买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城市进入高速扩张发展模式阶段,外立面作
为建筑空间的重要界面之一,它的快速化改造具有短时间更新的可
能性,是高效而便捷地改变城市面貌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同时,它
广泛涉及到实用与审美功能、建筑技术与材料学、地域文化承传等
多方面的问题,外立面改造在城市建筑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外立面是建筑所有外围护表面,包括建筑屋盖在内和门
窗、空调机位在内的所有建筑构件,其形式、材质、色彩、位置、
尺寸均属于外立面管理范畴。外立面改造指为了最快速使旧建筑焕
然一新的目的而对城市建筑主立面进行表面的修复、装饰和重塑。
顾名思义,外立面是建筑的衣服,对城市形象等有重要影响。
外立面主要具有以下四大功能:
——保护建筑内部结构,体现建筑个性特点﹔
——塑造公共建筑风貌;
——界定不同区域公共空间;
——承载一定的商业价值。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其新面貌需要在保留基本规划布局,限
制拆迁的基础上重塑。外立面改造,广义上是对城市风貌整体地梳理
和塑造,狭义上可看作是对独立建筑及其附属环境的优化调整。外立
面的色彩、质感、肌理、线型、耐久性等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建筑及
周边环境的个性特征。基于建筑外立面展示的关键作用,近年来,
各地皆掀起了大规模的针对既有公共建筑区域的外立面改造。
(三)编制过程
1、项目立项阶段
目前,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对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和
人们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才
能从根本上促进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进步,使建筑外立面
改造设计更好地服务民众,服务城市发展。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缺乏
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和强制要求,通过制定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
造设计规范团体标准,对加快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发展、
规范、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将适应这个城市
建筑发展需要,将缔造一个经济、绿色、美观的现代化都市。
随着市场对于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要求,《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
改造设计规范》团体标准的编制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标准体
系,有利于规范化、统一化。
2、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产品
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标准的制定原则,
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为标准的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的
主要功能特点和技术性能管控指标,明确了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
具体起草指明方向。
3、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们基本国情,经过数次修改,形成了
《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标准草案稿。
4、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稿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
框架、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
方面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明确
和规范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的技术要求。起草组形成
了《既有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5、专家审核阶段
拟定于2023年5月召集专家审核标准,汇总专家审核意见之
后,修改标准并发布。
(四)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杭州龙骉科技有限公
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规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