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方法
1结构防、排水原则
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的目的。对隧道排水可能影响生态环境或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隧道段,根据实际条件和要求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
2施工工艺
防、排水设施施工工艺见图51。
3结构防水
(1)暗洞防水
衬砌拱墙背后设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背衬无纺布(重量不小于400g/m2)拱墙环向设φ50mm单壁打孔波纹管盲沟、墙脚纵向设φ80mm单壁打孔波纹管盲沟,并与侧沟连通,环向盲沟间距按6m考虑,强富水段适当加密。
纵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条”;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明暗分界处、构造大断层分界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采用中埋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
(2)明洞防水
隧道洞口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隧道正洞出口、横洞洞口边仰坡开挖线以外5~10m分别设置一道截水沟。高端洞口不得通过隧道引排,洞口2m设一道横向盲沟,盲沟内填充碎石,洞外侧沟做成不小于2‰的反坡排水。低端洞口设检查井,隧道水排入检查井,检查井之间横向连通,并最终排入洞外排水系统。
桥台进洞洞口,在桥台台尾处设置一处中心水沟检查井,两边侧沟加深,中心水沟引排至两边侧沟后,通过两根φ300mmPVC管将隧道两侧水沟水排至洞外排水系统内。
明洞衬砌外缘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明洞与暗洞接头处设变形缝,隧道施工缝、变形缝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防水措施。
喷混凝土面整平
喷混凝土面整平
挂环向、纵向透水管盲沟
钉设土工布
防水板卷材焊连成型
防水板运入铺设
暗钉圈焊接固定塑料防水板
铺挂下一环防水板
接缝焊接
检查铺设质量达合格
台车就位、接缝处理
安装挡头板、止水条
浇筑混凝土
变形缝聚硫密封胶嵌缝
测量放样
立模并加固
浇筑混凝土
盖板安装
衬砌接缝处理
水沟施工准备
图51防、排水设施施工工艺流程图
(3)防水层铺设
①准备专门的铺架台车。
②隧道环向铺设时,应先拱后墙。先于拱顶垫层上正确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再使防水板横向中心线与标定线重合,将拱顶部与塑料圆垫片热熔焊接好后,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焊,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
③防水板连接应采用搭接,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并采用热合机进行双焊缝焊接,每条单焊缝宽度不小于1.5cm;防水板可留有T字型搭接头,避免产生十字型搭接头;防水板搭接缝与衬砌施工缝应错开不小于50cm的距离。
注意事项:
防水板热合铺挂点的密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以保证适宜松弛度,使防水板
与凹凸处相密贴,保证能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围岩。
防水板焊缝应无漏焊,假焊等现象。
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应及时对破损部位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缘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
衬砌钢筋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钢筋端头刺破防水板;钢筋焊接时,应在防水层和钢筋之间设置石棉遮挡板,避免火花烧穿防水板。
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时,振捣棒严禁触及防水板。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所有的隔离膜从防水板或加强带上去掉,防水板铺好后40天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防水板及无纺布加工安装见图52~54。
图52防水板加工、土工布铺设展示图
图53防水板加无纺布铺设示意图
图54防水板双焊缝搭接示意图
(4)中埋止水条安设
设置止水条的施工缝处,先浇混凝土应于缝面预留凹槽,槽底宽度与止水条宽度相同,槽口宽度较槽底宽度稍大,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2/3。混凝土浇筑完并脱模后,用钢丝刷、凿子等工具将基面不平整的部分凿平。止水条安装时,采用扫除或空压气吹等方法,将基面杂物、浮沉等清理干净。
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应根据具体产品施工工艺操作。止水条压入、粘贴在槽内后,还要采用水泥钉每间隔1m左右加强固定,水泥钉长度应保证将止水条固定牢靠。
止水条的连接应采用垂直缝面方向上下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并在搭接处应用水泥钢钉固定。
止水条安装完毕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并应在污水浸泡的条件下进行。浇筑前,遭受水浸泡的止水条应揭起换新的止水条重新安装。
止水条安装及搭接见图55~56。
(5)止水带安设
复合式止水带由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及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组成,常见的复合式止水带施工缝防水构造形式如图57。
后浇混凝土中埋式橡胶止水条
后浇混凝土
(
(h=20mm
施工缝
预留凹槽b=50mm
先浇混凝土
图55止水条安装断面示意图
图56止水条搭接纵断面示意图
图57复合式止水带防水构造图
①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