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工程测量考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线路中线YZ里程计算方法是:
A、交点里程减切线长
B、QZ里程减切线长
C、交点里程减1/3切线长
D、ZY里程加圆曲线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线路中线YZ里程计算方法是ZY里程加圆曲线长,选项D符合此计算方式。
2.渠道横断面设计不要求确定()。
A、底宽
B、量程
C、水深
D、渠道边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渠道横断面设计需要确定渠道边坡、底宽、水深等参数,量程与渠道横断面设计无关,所以渠道横断面设计不要求确定量程。
3.在线路横断面图的绘制中一般情况下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关系是()。
A、2倍
B、5倍
C、一样
D、10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线路横断面图绘制中,一般情况下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是一样的,这样才能准确反映线路的实际地形起伏和尺寸关系。
4.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修正开挖参数,控制超欠挖。
A、控制
B、中线
C、高程
D、断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断面测量,通过测量数据能准确掌握开挖轮廓情况,进而修正开挖参数,有效控制超欠挖。中线测量主要用于控制隧道的中心线位置;高程测量主要关注隧道的高程情况;控制测量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相比之下断面测量能更直接地针对超欠挖问题,所以应选断面测量。
5.线路中线直缓点记作()。?
A、ZH
B、HY
C、YH
D、HZ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缓点”的英文是“StraighttoSlowPoint”,记作“ZH”。
6.距离交会法放样是根据放样的距离()定出点的平面位置的一种方法。
A、和角度
B、和高程
C、和坐标
D、交会
正确答案:C
7.沉降观测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可采用固定测量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和()的“三固定”方法。
A、固定测量精度
B、固定测量时间
C、固定测量周期
D、固定测量路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沉降观测采用“三固定”方法,即固定测量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和固定测量路线,这样可以减少因测量人员、仪器和测量路线变化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观测精度。固定测量时间并不能直接提高观测精度;固定测量周期是沉降观测计划的一部分,与提高单次观测精度关系不大;固定测量精度不是“三固定”的内容。
8.角度交会法放样是根据测设角度所定的方向()出点的平面位置的一种方法。
A、钢尺量距定
B、交汇
C、目估量距定
D、光电测距定
正确答案:C
9.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说明后视点高于前视点,即B点比A点低。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1.124<1.428,根据“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前视读数”,在后视读数小的情况下,要使等式成立,前视点高程就低。
10.布设建筑方格网时,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场区的(),并与主要构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
A、东北角
B、西南角
C、中部
D、北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场地的中部,并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这样能保证场地内各建筑物定位准确且方便施工测量等工作。
11.线路中线曲中点到交点的距离称为:
A、切线长
B、曲线总长
C、外矢距
D、圆曲线长
正确答案:C
12.关于施工测量精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低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小于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
B、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小于非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小于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D、道路工程的测设精度要求小于桥梁工程的测设精度要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因为装配式建筑物是由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对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和安装精度要求很高,所以测设精度要求更高,B选项说法错误。而低层建筑物测设精度要求小于高层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测设精度要求小于钢结构建筑物;道路工程测设精度要求小于桥梁工程,A、C、D选项说法正确。
13.轨道工程水准点复测周期不应超过()。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准点是轨道工程施工测量的重要基准点,其稳定性直接影响轨道的铺设精度。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水准点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以确保水准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水准点发生变化而影响测量成果。
14.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