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程测量室测绘技能考试题库4
1.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度。
A.45。
B.135(正确答案)。
C.225。
D.315。
2.第Ⅱ象限直线,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A.R=180°-α(正确答案)。
B.R=α。
C.R=α-180°。
D.R=360°-α。
3.为了增加支导线检核条件,常采用()。
A.左、右角观测。
B.边长往返测量(正确答案)。
C.增加角度观测测回数。
D.两人独立计算检核。
4.测量工作中,确定一条直线与()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A.水平方向。
B.铅垂方向。
C.标准方向(正确答案)。
D.假定方向。
5.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号都各不相同,表面没有规律性,但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
A.偶然误差(正确答案)。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极限误差。
6.控制测量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高低级任意混合。
B.不同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同样的控制测量。
C.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正确答案)。
D.从低级控制到高级控制。
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等于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
A.0.00022。
B.4/18448。
C.22×。
D.1/4612(正确答案)。
8.在测设建筑物轴线时,在原有建筑周边增造房屋设计位置的依据应为()。
A.城市规划道路红线。
B.建筑基线。
C.建筑方格网。
D.周边的已有建筑物(正确答案)。
9.GPS网的同步观测是指()。
A.用于观测的接收机是同一品牌和型号。
B.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正确答案)。
C.两台以上接收机不同时刻所进行的观测。
D.一台接收机所进行的三个以上时段的观测。
10.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尺长误差(正确答案)。
B.估读误差。
C.大气折光。
D.对中误差。
11.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是一个二维数字矩阵,矩阵的行列号表示地面点的()。
A.坐标(正确答案)。
B.坡度。
C.高程。
D.坡向。
12.目镜对光和物镜对光分别与()有关。
A.目标远近、观测者视力。
B.目标远近、望远镜放大率。
C.观测者视力、望远镜放大率。
D.观测者视力、目标远近(正确答案)。
13.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正确答案)。
C.中误差。
D.限差。
14.导线内业计算时,发现角度闭合差附合要求,而坐标增量闭合差复算后仍然远远超限,则说明()有误。
A.边长测量(正确答案)。
B.角度测算。
C.连接测量。
D.坐标计算。
15.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坐标格网的方格大小是()。
A.50cm×50cm。
B.40cm×40cm。
C.30cm×30cm。
D.10cm×10cm(正确答案)。
16.观测值L和真值X的差称为观测值的()。
A.最或然误差。
B.中误差。
C.相对误差。
D.真误差(正确答案)。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6.8%。
B.+1.5%。
C.-1.5%(正确答案)。
D.-6.8%。
18.使用N台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GPS边中,独立的GPS边的数量是(),总的基线数量是。
A.N-I,N+1。
B.N-1,N(N-1)/2(正确答案)。
C.N,N(N-1)/2。
D.N,N(N-1)。
19.等精度观测是指()的观测。
A.允许误差相同。
B.系统误差相同。
C.观测条件相同(正确答案)。
D.偶然误差相同。
20.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A.选点埋石、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正确答案)。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
D.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2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和系统误差。
A.偶然误差(正确答案)。
B.中误差。
C.粗差。
D.平均误差。
22.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上。
A.水准点。
B.转点(正确答案)。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
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23.在等面积圆柱投影地图中,经纬线夹角为()。
A.45°。
B.0°。
C.90°(正确答案)。
D.60°。
24.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
A.测量精度。
B.比例尺精度(正确答案)。
C.控制精度。
D.地形图精度。
25.四周高而中间低洼,形如盆状的地貌叫盆地,小范围的盆地是()。
A.坑洼(正确答案)。
B.坑塘。
C.凹地。
D.池塘。
26.附合导线没有()检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