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师考试卷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3.92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8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师考试卷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1题,30分)

某地区拟建一中型水库,库容1.0亿立方米,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和电站组成。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水库坝址处基岩为花岗岩,坝基岩体完整,无软弱夹层,坝基渗流条件较好。

资料二: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高60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15米。

资料三:水库溢洪道采用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全长200米,净宽30米。

资料四:水库引水隧洞全长2.5公里,隧洞断面为圆形,直径4米。

资料五:水库电站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采用地下厂房布置。

问题:

1.简述水库大坝的坝型及其特点。(6分)

2.分析水库溢洪道的设计参数及其对泄洪能力的影响。(6分)

3.说明水库引水隧洞的断面形状及其优缺点。(6分)

4.针对水库电站的地下厂房布置,分析其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6分)

5.根据资料,评估该水库工程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6分)

二、计算题(1题,30分)

某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高60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15米。已知大坝上游水位为50米,下游水位为40米,坝基渗流条件较好。

问题:

1.计算大坝上游水位50米时的浸润线位置。(6分)

2.计算大坝下游水位40米时的浸润线位置。(6分)

3.计算大坝上游水位50米时,坝体抗滑稳定系数。(6分)

4.计算大坝下游水位40米时,坝体抗滑稳定系数。(6分)

5.计算大坝上游水位50米时,坝体抗倾覆稳定系数。(6分)

6.计算大坝下游水位40米时,坝体抗倾覆稳定系数。(6分)

三、选择题(1题,20分)

某水库溢洪道采用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全长200米,净宽30米。以下关于溢洪道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洪道底板坡度应大于1:10

B.溢洪道侧墙坡度应大于1:10

C.溢洪道顶板坡度应大于1:10

D.溢洪道底板坡度应大于1:5

四、简答题(1题,20分)

简述水利水电工程中,如何进行地质勘察工作。

五、论述题(1题,20分)

论述水利水电工程中,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六、问答题(1题,20分)

某水库工程,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高60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15米。已知大坝上游水位为50米,下游水位为40米,坝基渗流条件较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该水库工程的主要风险。(6分)

2.针对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6分)

3.如何进行水库工程的施工组织?(6分)

4.如何进行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6分)

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1.混凝土重力坝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等特点。

2.溢洪道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溢洪道净宽、底板坡度、侧墙坡度等。溢洪道净宽越大,泄洪能力越强;底板坡度越小,对泄洪能力的影响越小;侧墙坡度越大,对泄洪能力的影响越小。

3.水库引水隧洞的断面形状为圆形,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受力均匀等优点。但圆形隧洞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塌方、涌水等问题。

4.水库电站的地下厂房布置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地面占用,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投资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高等。

5.该水库工程的主要风险包括:地质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运行风险等。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地质勘察、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等。

二、计算题

1.上游水位50米时,浸润线位置为:H1=50-0.5=49.5米。

2.下游水位40米时,浸润线位置为:H2=40-0.5=39.5米。

3.上游水位50米时,坝体抗滑稳定系数为:Ks=1.2。

4.下游水位40米时,坝体抗滑稳定系数为:Ks=1.2。

5.上游水位50米时,坝体抗倾覆稳定系数为:Kf=1.5。

6.下游水位40米时,坝体抗倾覆稳定系数为:Kf=1.5。

三、选择题

正确答案:B

四、简答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研究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

2.分析工程地质问题,如地基承载力、滑坡、岩溶、地震等。

3.确定工程地质参数,如岩体强度、地基承载力、渗透系数等。

4.评价工程地质风险,提出相应的工程地质措施。

五、论述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临时设施、道路、排水设施等。

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4.施工方法与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与工艺。

5.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6.施工安全管理:制定施工安全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