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隧道附属设施设计案例综述》3400字.docx
文件大小:72.6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4.18千字
文档摘要

隧道附属设施设计案例综述

1.1隧道防排水设计

隧道防排水遵循“以防为主,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争取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车行安全。针对本隧道未发现的的储水构造带的现状,在设计方案上隧道防排水仅釆取一般性措施。根据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隧道现状,只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这些措施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就能够充分保证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的要求。

衬砌排水:为了有效地排除二次衬砌背后积水,消除二次衬砌背后的静水压力,在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每间隔5米设置一处φ50透水环向盲管(渗水较大地段按每间隔3米设置一处),再将盲管引入内外侧清水排水沟,再由纵向清水排水沟排出洞外。所有排水盲管均应外包土工布。

路面面层排水,由路面外侧排水边沟排至隧道外污水池中。

路面基层排水:为了防止路面地层地下水上升到路面影响车行安全,在路面平整层下设置了两个φl60打孔外包土工布的纵向排水管以排除隧道底部渗水。全隧道贯通。

衬砌防水: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敷设沟槽式排水板和一层1.2mm厚的PVC防水板和一层土工布,防水板敷设范围为自拱部至边墙下部引水管,且防水板必须卷曲纵向排水管高达1米长。同时,拱部及边墙二次衬砌釆用不低于S8的防水混凝土。二次衬砌沉降缝用遇水膨胀式橡胶止水条止水,环向施工缝用背贴式止水带止水,纵向施工缝用PVC注浆式中置止水带,注浆管与施工缝应有引出管以便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采用高强度耐久化学注浆材料。

衬砌防排水补救措施:在初衬与二衬之间铺设注浆管和注浆嘴,用以施工时没有处理好防排水的地方进行注浆补救。

在道路外侧设置矩形边沟,以作为洞室地下水和路面积水的排除通道。边沟纵坡与隧道纵坡一致。

1.2隧道通风设计

1.2.1有害物质的设计浓度

隧道环境卫生标准:CO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δco=250ppm,交通堵塞时δco=300ppm(20min);烟雾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K=0.0065m-1,事故时K=0.009m-1;火灾时,隧道内换气风速为2.5m/s。

1.2.2通风方式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利用公式(1.1)

(1.1)

式中:L——隧道长度,取L=320m;

N——设计交通量,取N=3000辆/h;

由上式计算得:320×3000=0.96×10

1.2.3需风量计算

车辆比例:小型货车15%,中型货车30.3%,大型货车1.1%,

小型客车35.5%,中型客车8.2%,大型客车2.5%,

拖挂车2.4%

按稀释CO浓度计算需风量

对工况车速20km/h为一档分别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取较大者作为需风量。

汽车CO排放量按下式计算:

(1.2)

式中:QCO——隧道全长CO排放量,m

qCO——CO基准排放量,m

——考虑CO的车况系数,取1.0;

——考虑纵坡-车速系数;

——车密度系数,查规范,取0.75;

——考虑CO的海拔系数,取1.0;

——隧道长度,m,取320;

——相应车型设计交通量,辆/h;

——考虑CO的车型系数,取1.0;

代入计算,当工况车速为10km/h时,取最大:求得QCO=0.04384m

稀释CO到容许浓度的需风量:

(1.3)

式中:δ——CO设计浓度,取250;

p0——标准大气压,kN/m2,取101.325kN/

p——隧址设计气压,kN/m2,取120kN/m

T0

T——隧道夏季的设计气温,K,取300K;

代入计算求得=162.71m3/s

按稀释CO浓度计算需风量

烟雾排放量按下式计算:

(1.4)

式中:QVI

qVI

fa(VI)

fIV(VI)

fh(VI)

nD

fm(VI)

代入计算,当工况车速为10km/h时,取最大:求得QVI=0.8448m

稀释烟雾到容许浓度需风量:

(1.5)

式中:——隧道全长稀释烟雾的需风量,m3/s;

K——烟雾设计浓度,m?1

代入计算得:=129.97m3/s

确定隧道需风量

=max=162.71m3/s(1.6)

1.3隧道照明设计

1.3.1入口段亮度

(1.7)

式中:k——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取0.035;

——洞外亮度,cd/m2;

由经验数据知:天空面积百分比0%,亮环境取=3500cd/m2,暗环境取=2000cd/m2

则有亮环境=0.035×3500=122.5cd/m2,暗环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