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顺序:
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养护
□混凝土生产方式:
现场搅拌:混凝土离散性大,浪费大,适用小批量生产。
如:构件厂混凝土施工。
集中搅拌:效率高,质量好,要求严,适用于大批量生
产。如:商品混凝土。
□4.3.1混凝土的制备
□1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保证结构安全性;
□施工要求——施工性(和易性、流动性等)和经济性。
□1)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由于混凝土是非匀质材料,强度会有波动。为保证混凝土实际
施工强度≥设计强度标准值,则施工配制强度比设计强度标准值提
高一个等级,并具有95%保证率,即:
式中: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fu,。——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当施工单位有近期(不超过3个月)同一品
种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计算求得:
当强度等级C20、C25时,如计算σ2.5MPa时,取σ=2.5MPa;
当强度等级≥C25时,如计算σ3.0MPa时,取σ=3.0MPa。
当施工单位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
当强度等级C2σ=4.0MPa;
当强度等级C25C35,σ=5.0MPa;
当强度等级≥C35,σ=6.0MPa。
例如:C4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6=49.87MPa
□2)混凝土的施工配料计算
——施工时混凝土各种配料的计量必须正确,特别是混凝土的水
灰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影响很大。
计量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二方面的原因:材料名称允许偏差
施工方面:多加水,流动度较好,浇筑方便;水泥及混合料士2%
经济方面:偷工减料。粗,细骨料±3%
水和外加剂±1%
□施工配料实际用水量的计算
——施工配料的砂石均有一定的含水率,为保持水灰比不变,则施工
配料的用水量须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
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X:Y;
水灰比为:W/C;
现场测得的砂石含水率分别为:Wx、Wy。
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1+Wx):Y(1+Wy)
实际用水量=W(原含水量)-XWx-YWy
□4.1.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方式:人工搅拌
自落式
机械搅拌强制式
□1)混凝土搅拌机理及搅拌机选择
自落式重力扩散机理---“自落式搅拌机”
——利用“重力”的作用自由下落
,物料下落时,颗粒间相互穿插,
翻拌,混合而扩散均匀。
强制式剪切扩散机理———“强制式搅拌机”
——利用转动的叶片强迫物料相互间产生剪切滑移而达到混合
和扩散均匀化。
搅拌罐
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选择搅拌机
n搅拌机的“阶数”原材料上下一次称为“一阶”,现场搅拌机常
为“一阶式”,加工厂的搅拌站常为“二阶式”或“三阶式”。
塑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宜选用“自落式搅拌机”;干硬性
和轻骨料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n选用搅拌机容量不宜超载。超载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影
响生产效益。一般装料容积为搅拌机搅拌筒几何容积的1/2~1/3较
为合适。
混凝土搅拌机容量以出料容积(m3)×1000标定规格,常用的有
250,350,500,750和1000。
n出料容积一般为装料容积的0.55~0.75,常取为0.65,即2/3左右
0
□2)投料顺序
(1)一次投料法
n投料顺序:10%水→粗细骨料,水泥、80%的水→补10%的水。
n优点:水泥裹在中间,防止水泥飞扬。
(2)二次投料法
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预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
”。
预拌水泥砂浆法
——先制成水泥砂浆,然后与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
n预拌水泥净浆法
——先制成水泥净浆,然后与砂和石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
n水泥裹砂法
——先将全部砂,石和70%水倒入搅拌机搅拌1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