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ZPW-2000一体化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故障案例一;故障现象:
B站站内CDG、FDG为相邻区段,且为机械绝缘节。工区值班人员在日常浏览中发现,在当日8:00到次日0:30之间主轨出电压曲线明显上升且有波动,0:30之后又逐步恢复正常。;1、调阅CTC系统的日行车计划,发现无论A站还是B站,当列车占用时曲线波动,空闲时没有波动。可以得出曲线波动与列车占用有关。
2、浏览各区段发送功出电压曲线,发现没有波动问题,且相邻两个区段主轨出电压波动现象基本一致,可以判断问题不在室内而是在室外,且应在两区段衔接处。从这方面考虑,使用排除法逐一进行原因分析。;空扼流变压器钢轨引入线松动造成牵引回流不平衡,引起主轨出电压波动。但是,只有两个区段的空扼流变压器钢轨引入线都存在松动时,才可能发生两个相邻区段的主轨出电压都波动现象。
现场检查:空扼流变压器引入线接头和端子无松动,双联螺杆无断裂和松动,绝缘节处无因回流不畅造成轮对拉弧痕迹。故可基本排除牵引电流不平衡问题。;两区段分界处绝缘节存在受损、短路、工务扣件碰接头夹板(鱼尾板)等问题,均可能造成过车时两区段短路接触不良造成主轨出电压波动。
现场检查:绝缘节处绝缘片破损造成相邻两区段主轨出电压波动。更换绝缘节后两区段主轨出电压恢复正常。;14465AG主轨出电压曲线;1、浏览该区段相邻区段的小轨出电压日曲线,发现该区段前方相邻区段14483BG的小轨出电压也出现类似波动现象,所以可以判断为14465AG发送端调谐匹配单元出现问题。;2、更换14465AG发送端调谐匹配单元后故障排除。经鉴定发现,调谐匹配单元内4200μF电容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充放电周期逐步变短,最终失效,使发送端电路短路,造成14465AG红光带。;3、浏览本区段的发送功出电压曲线,发现主轨出电压持续下降时,发送功出电压明显上升,说明发送端的负载变小。;4、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14465AG的主轨出电压曲线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有下降趋势。主轨出电压在连续两天的时间内从314mV缓慢下降至293mV。;1、浏览本区段主轨出电压日曲线和相邻区段小轨出电压日曲线,区分是发送端还是接收端问题。
2、浏览集中监测相关曲线,提前发现故障前兆。;2G主轨出电压日曲线;1、现场检查:发现室外2G的发送端调谐匹配单元10A熔断器熔断,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
2、进一步检查发现:2G发送端绝缘节处有明显的拉弧痕迹,故可判断为牵引电流过大,导致调谐匹配单元10A熔断器熔断。;16370BG主轨出电压日曲线;1、无牵引电流干扰情况下,主轨出电压平稳无波动,各处电容测试数值及使用正常。
2、每天开始运营后,钢轨通过较大牵引电流,电容两端存在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压差,如果电容耐压性能不良就会造成电容容量的变化,进而引起轨道电压发生变化。;鉴于16370BG问题处理的经验,又对其他类似波动区段进行了检查,发现某站管内14780G与16370BG曲线类似。;通过调阅动检车运行记录,发现电容C2曲线幅度比其他电容低,但仍有曲线,未在动检车数据检测中报警。;动检车监测数据截图;1、初步分析
本区段L2DG:L2道岔为12机牵引的50号道岔,载频1700Hz,区段长度414m
相邻区段L2/L4G:载频2300Hz,并行122m
上行线L1DG:载频2600Hz,同长度,并行414m;2、查找干扰信号源
对L2DG接收端至发送端轨面电压进行测试:
本频1700Hz:电压从1.59~1.69V逐步升高,属正常
邻线2600Hz:51mV逐步升高
邻频2300Hz:电压在16~26mV之间波动
没有测试到200mV以上干扰信号,因2600Hz干扰电压比较高,故以查找2600Hz干扰信号为主要方向。;3、查找电缆配线错误干扰
对图纸及现场配线进行检查,一切正常。
4、查找电气化干扰或接地。
在L2DG发送端位置分别测量左股钢轨、右股钢轨对地电压,其中右股对地电压为1.23V,左股对地电压为0.33V,相差0.7~0.8V。初步判断该区段左股钢轨存在接地点。;沿接收端方向逐个测试左股钢轨对地线端子电压。
经过查找,发现转辙机表示杆接头铁处的绝缘片破损。将绝缘垫更换后测试两根钢轨对地电压分别为右股0.752V,左股为0.804V,基本平衡。处理后,动检车测试数据验证无邻频干扰。;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