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及空调设备日常安全管理表
序号
事项
类别
安全管理事项
1
制冷系
统管理
安全标志
标识
机房及室外辅助区域内应设置“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无罩灯及明火”等警示标识,确保只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机房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
2
机房
选择机房时,应确保留有足够的检修、保养及操作的空间,处于设备下方的过道,净空高度不低于2m,机房内所有机械外露传动部位应加装防护罩,以确保安全。维护或检修机房时,
应有熟悉紧急防护设备使用和应急操作步骤的授权人员在场
3
制冷剂容
器
制冷剂容器应储存在专用阴凉场所,建立包括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气瓶改装记录、气瓶检验记录等要素的制冷剂气瓶档案。定期检验证制冷剂气瓶,确保在使用期限内。使用前应详细确认制冷剂气瓶的安全状态和盛装的制冷剂种类
4
制冷剂
定期检验制冷空调系统所用的制冷剂的热力性质与化学稳定性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有产品合格证明书:加强对制冷剂充注人员管理,对人员专业安全培训、技能考核、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检查,并配有必要的安全器材
5
制冷机组
应在制冷机组上张贴清晰可读的标识牌,明确标注设备名称、设备序列号、制造年份、制冷剂充注量、高压侧和低压侧最大允许压力等参数。定期检查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油管道系统防静电接地装置,确保安全可靠。加强对制冷系统工作人员在系统功能模式、日常操作和安全监控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监督考核
6
制冷相关
设备
定期检查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管道上的水流开关,并应确保正常运转。定期检查制冷机组、水泵和风机等设备基础底座、隔振装置的安全性,检查设备温度压力、运转声音、
机械振动等情况,确保正常运行。定期检查水冷冷水机组冷凝器的进出口压差,并及时清除冷凝器内的水垢及杂物
7
压缩式制
冷设备
定期检查压缩式制冷机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高低压保护、低温防冻保护、电动机过流保护、排气温度保护、油压系统差保护等安全装置,确保运行安全,按照相关要求,对设备冷冻油油标及油位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8
其他方面
包括定期检查冷水机组保护装置,定期开展冷冻水和冷却水水质分析,定期检查冷却塔紧急停机开关并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冷却水系统的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定期开展冷却塔检测和清洗、确保无垢、无藻类产生,定期开展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水质系统检测和分析,并由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出具报告
9
蓄冷系统管理
加强人员管理,对人员专业安全培训、技能考核、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检查
10
建立设备运行管理、维修保养、运行日志和设备技术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11
应定期检修、保养冷热源设备,定期对设置的高低液位报警装置进行检查、维护
12
定期检查蓄能装置确保内外紧固件牢固,确保槽体构架和支撑架不被腐蚀,检查蓄能装置确保内部管束不被结垢和腐蚀,避免微生物孳生等
13
定期在供冷季对蓄能装置水位、冰层厚度、储冰量传感器进行校准,检查和改善蓄能装置等其他设备以及各类输送管道的保温性能
14
定期检查清洗表冷器、板式换热器、风机盘管机组、冷却塔、水过滤器及空气过滤器等,使
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15
蓄冷系统管理
定期开展自动控制设备及监测计量仪表维修、校核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6
太阳能空调系统
管理
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在设备交付使用前,由供应商组织开展设备操作专项培训,并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并提交设备使用手册
17
定期对太阳能空调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周期不应超过1年
18
定期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运行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定期对安装在建筑外墙立面的太阳能集热器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
19
定期检查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雷设施,每年定期开展全面检查,定期清洗集热器表面
20
在进入冬季之前检查系统防冻性能的安全性
21
定期检查辅助能源装置以及相应管路系统的安全性
22
定期开展检查系统传感器的年检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23
定期检查水泵、管路以及阀门等附件,确保安全运行
24
净化
空调
系统
管理
标志标识
在醒目位置粘贴应急处理流程及紧急联络人相关信息,采用标签或标牌等方式,明确标注控制区域及设备开、闭位置和状态;
25
机房物品
不应在机房内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有害、有毒及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品,不应在检修空间及检修通道存放杂物及任何存在危险隐患的物品
26
机房温湿度
每日对净化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静压差进行人工测量并详细记录;无净化空调自控系统的,应每日对各净化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静压差进行人工测量并详细记录;有净化空调自控系统的,应每日对各净化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静压差进行1次人工测量并详细记录;人工测量的温度、湿度和静压差应与自控系统的读数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