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课题
14文具的家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具、伴”等13个生字,会写“笔、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养成爱护文具、用完文具及时归位的好习惯。
学习
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爱护文具。
2.培养学生爱护文具、整理文具的良好习惯,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不久,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使用文具时常常出现随意乱放、丢失文具的现象。在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拼音基础和初步的识字能力,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简单的课文,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一群特别的小伙伴,它们每天都陪着我们写字、画画、做功课,大家能猜到它们是谁吗?
对啦,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具!可是呀,老师最近发现,有些文具宝宝们特别伤心,因为它们和自己的小主人走散了,只能孤单地待在角落里。大家想一想,这些文具找不到家,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
引导学生感受文具的可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文具的家》,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贝贝和文具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帮我们找到让文具回家的好办法,让文具们都能开开心心的,好不好?
2.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听读课文
出示听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边听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学生认真倾听,用铅笔在课本上标注自然段序号。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且反复朗读,一定要把字音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多读几遍拼音,也可以问问同桌。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反复认读。
3.同桌互读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画出来的生字新词,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如果同桌读对了,就给他竖起大拇指;如果读错了,要耐心地教他读正确。
(巡视指导同桌互读情况)
4.认读生字和词语。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及词语: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带领学生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纠正读音)
学习任务三:学习写字,规范书写
1.学习“笔”字
教师出示“笔”字,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笔”字。谁能说一说“笔”字的拼音、笔画和结构?
(引导学生回答)
“笔”字拼音是bǐ,笔画有10画,是上下结构。
(在黑板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笔”字)
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竹字头的两个撇要写得短一些,“毛”字的竖弯钩要写舒展。
(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在空中写一写。(带领学生书空)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3个“笔”字,注意书写姿势要正确。(巡视指导学生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指导学生学习“知”“道”“放”“平”“安”字的拼音、笔画、结构和书写要点,每个字让学生写3个。(在黑板上示范,强调易错点)
学习任务四:理解课文,联系生活
1.全班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知道了贝贝总是丢文具;知道了要给文具找家等。
2.分析原因
为什么贝贝总是丢文具呢?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答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贝贝用完文具没有放回原位。
3.联系生活
你有过小贝贝这样的现象吗?你想过为什么吗?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大家先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回答问题。
用书上语言回答:要把文具放进它们的家,用完要放回原处。
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如:每次用完文具就马上放回盒子里;整理书包时检查文具是否都在等。
4.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啦!在这堂课上,我们一起帮助文具宝宝找到了回家的办法,还认识了好多生字朋友,学会了写漂亮的字。大家在课堂上都特别积极,老师为你们点赞!课后,大家要记得像爱护自己的小伙伴一样爱护文具,用完及时把它们送回“家”。下节课,我们来分享一下谁把文具照顾得最好,看看谁是文具们最喜欢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