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年级下册数学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doc
文件大小:42.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材及课标分析

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先教学加法,然后以加法及加法的意义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讲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观察比较,弄清楚加减法的已知条件,然后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及小组讨论,逐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逆运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练习本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加法和减法就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有一些怎样的小秘密,会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师: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计算呢?

教师板书:(1)814+1142=1956

师:这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数+eq^\o(1142,\s\do4(.))eq^\o(,\s\do4(.))eq^\o(,\s\do4(.))加数=eq^\o(1956,\s\do4(.))eq^\o(,\s\do4(.))eq^\o(,\s\do4(.))和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第(2)、(3)题。

师:这两题怎样列式解决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3)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4)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铁路的长度,求总长度;第(2)、(3)题已知总长和其中一段的铁路长,求另一段的长度。

教师再提问:如果抛开题中讲的具体事例,这些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呢?启发学生对照板书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2)、(3)题的算式下面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师: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算式的联系,谁能说一说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回答:(1)814+1142=1956

学生回答:加数+eq^\o(1142,\s\do4(.))eq^\o(,\s\do4(.))eq^\o(,\s\do4(.))加数=eq^\o(1956,\s\do4(.))eq^\o(,\s\do4(.))eq^\o(,\s\do4(.))和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得出答案: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学生讨论:第(1)题已知两段铁路的长度,求总长度;第(2)、(3)题已知总长和其中一段的铁路长,求另一段的长度。

学生回答: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得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印象更加深刻。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5)教学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减法算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被减数)

减去的已知加数叫什么?(减数)

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差)

老师说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