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
教材及课标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数的认识方面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在数的运算方面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本节的学习会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学生在三年级下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多数的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迁移、类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用不同的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3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0.5+8.4=3.2+7.8=0.28+0.56=1-0.9=
12.8-8.4=0.8-0.5=
1.25+0.75=5-0.6=
8.7+4.3=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108+274960-(284+156)
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今天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探究新知
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教学例3第(1)题。
(1)课件出示例3(1)题、图,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从题、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求买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怎样列算式?
指名回答并板书:7.45+5.8+4.69。
(2)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试算,集体讲评。
(3)集体讨论交流算法,师生共同归纳:三个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教学例3第(2)题。
(1)课件出示例3(2)题目: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师:怎样列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择课本中的两种算法板书:
方法一:20-6.45-8.3
方法二:20-(6.45+8.3)
(3)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各是怎样的?
(4)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3.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吗?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师生共同归纳: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如果没有括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②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学生独立写算式
生1:方法一是用付的钱数依次减掉两本书的价钱。
生2:方法二是先计算小林买两本书一共需要多少钱,再用付的钱减去需要的钱数,得到找回的钱数。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三、巩固应用
四、课堂小结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7~78页“练习十八”。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反馈。第2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
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第4~8题是应用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
书
设
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
方法一:20-6.45-8.3
方法二:20-(6.45+8.3)
教
学
反
思
本节知识是在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新的情境中。理解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以及遇到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理,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
本节内容较易掌握,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交流,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