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会教案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安全教育
01
纪律教育
03
礼仪培养
04
学习习惯
05
卫生管理
06
成长激励
01
PART
纪律教育
课堂纪律基本要求
课前准备
举手发言
听课纪律
尊重他人
学生需提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课本、练习册、文具等学习用品,并放置在课桌上,保持整洁。
学生在课堂上需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说话、传纸条、看课外书籍等。
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等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不得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解或其他同学的发言。
学生在课堂上应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不嘲笑、讽刺或攻击他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应有序进行活动,避免奔跑、打闹等危险行为,防止跌倒或撞伤。
学生应玩一些简单、安全、有益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下棋等,不得进行危险游戏或赌博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要关心、照顾和帮助其他同学,特别是体弱或受伤的同学,传递友谊和温暖。
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和财物,不随意损坏或涂写,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课间活动安全规范
有序活动
文明游戏
关爱他人
爱护公物
集体行动统一准则
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应遵守活动的规则和纪律,服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或违反规定。
遵守规则
学生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增强集体荣誉感。
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丰富课余生活。
团结协作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要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不作弊,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诚实守信
01
02
04
03
积极参与
02
PART
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注意事项
不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不攀爬桌椅、窗台等高处。
课间活动安全
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损坏体育器材、教学设备等。
校园设施安全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过期、变质食品。
食品安全
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弱小,遇到欺凌行为及时报告。
防范欺凌
上下学交通守则
上下学交通守则
遵守交通规则
骑车、滑板安全
乘坐校车安全
家长接送
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在车上打闹,遵守校车管理规定。
骑车或滑板时要佩戴头盔、护膝等防护装备,不超速、不载人。
家长接送时要提前约定接送地点,不在校门口拥堵,确保交通安全。
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火灾逃生
熟悉校园火灾逃生路线,遇到火灾时迅速有序撤离,不乘坐电梯。
地震自救
地震时迅速躲到课桌下或墙角等坚固处,保护头部和颈部,震后迅速撤离。
受伤处理
遇到割伤、撞伤等轻微伤害时,及时清洗伤口并贴上创可贴,严重时立即寻求老师或校医帮助。
遇到陌生人
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诱骗时,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迅速离开并报告老师或家长。
03
PART
礼仪培养
师生问候标准礼仪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学生应在见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表达尊敬和礼貌。
01
称呼恰当
学生应使用恰当的称呼,如“老师”、“校长”等,避免使用不礼貌的昵称或称谓。
02
问候用语规范
学生应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等,表达敬意和感激。
03
与同学相处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隐私,不打扰、不嘲笑、不排挤。
尊重他人
与同学之间应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闹矛盾。
团结友爱
在集体活动中,应积极参与、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任务。
善于合作
同学相处文明守则
公共场合行为规范
遵守秩序
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秩序,排队等候、不插队、不拥挤。
01
在公共场合应保持文明用语,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02
爱护公物
在学校或公共场所,应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或浪费。
03
文明用语
04
PART
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具体要求
准备学习用品
提前预习新课内容,了解知识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坐姿端正
预习新课
上课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如课本、练习册、文具等,避免课堂上浪费时间寻找。
上课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作业完成质量规范
独立完成
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抄袭、不作弊,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书写整洁
作业书写要整洁、清晰,字迹工整,避免乱涂乱画。
02
按时完成
作业要按时完成,不拖延、不马虎,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03
学习用品管理标准
学习用品要整理有序,分类放置,方便取用。
整理有序
爱护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合理使用。
爱护用品
学习用品要及时更新,保持其完好和有效性,避免因用品问题影响学习。
及时更新
05
PART
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检查标准
个人卫生检查标准
服装整洁
个人卫生习惯
书包和课桌
健康饮食
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红领巾佩戴规范,头发整齐,指甲干净。
书包保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