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课题
语文园地
统编版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类,认识与夏天相关的12个词语,会写“豆、斗”等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能够仿照示例,把句子说得更完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问号、句号、感叹号的用法,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积累4句气象谚语,初步了解其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夏夜多美》故事,学习分角色朗读。
学习
重难点
1.理解句子中添加不同信息后的表达效果。
2.理解气象谚语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汉字和句子,基础较薄弱,但好奇心旺盛,喜欢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对夏天的事物有一定生活经验,容易对与夏天相关的生字和词语产生兴趣。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借助图片、实物等直观辅助手段帮助理解。同时,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能够模仿读和分角色读。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多种方法,巧记生字
1.导入
教师:同学们,夏天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季节!当夏天来临,我们可以吃着甜甜的西瓜,感受着风扇吹出的微风,还能在夜晚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夏天里藏着好多有趣的东西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去探索和夏天有关的各种小秘密,认识好多新的生字朋友,学习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充满好奇地开启这场夏日语文之旅吧!
2.展示生字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生字词语卡片:“冰棍、西瓜……北斗星”。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教师强调“冰、棍”等生字的发音要领。然后请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3.分类游戏
教师:“这些词语都和夏天有关,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把它们分分类吗?”教师示范将“冰棍、西瓜、绿豆汤”归为食品类,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词语的分类,并交流分类理由,教师总结展示正确分类结果:物品类(凉席、蚊香、花露水、蒲扇、竹椅)、昆虫类(萤火虫)、星空类(牵牛、织女、北斗星)。
3.讲解生字
教师展示“豆”字,讲解其拼音(dòu)、笔画(7画)、结构(独体),组词“绿豆、土豆、豆腐”;同样讲解“斗”字,组词“北斗、斗篷、漏斗”。
学习任务二:读说结合,理解运用
1.句子仿写
在课件上展示句子“小白兔割草”,引导学生读句子,然后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白兔在做什么呀?”接着展示“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提问:“这个句子和前一个比,多了什么内容呢?”最后展示“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提问:“现在这个句子又多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句子是如何一步步变丰富的。
学生认真读句子,回答教师的问题,明确句子逐步添加地点、动作等内容变得更完整、更生动。
教师提问:“如果要写小鸭子,你们能像刚才那样,把句子说得更完整吗?”
让学生仿照例句,以“小鸭子”为主语说句子,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说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评价后提问:“同学们,我们说句子的时候,怎样才能说得更完整、更好听呢?”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2.标点符号
教师:“符号家族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小法官,帮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吗?”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句子:
小鸟飞得真低呀()
你写作业了吗()
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爸爸看见我来了()开心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的语气和意思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并讲解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情感表达作用,如感叹号表达惊讶、赞美等强烈情感,问号用于疑问句,句号用于陈述句。
学习任务三:结合生活,趣味识字
1.展示食品包装袋(如饼干、巧克力的包装袋),指着上面的字问学生:“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的包装袋,上面这些字你们认识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2.引导学生认读包装袋上的字。
同桌互相认读包装袋上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互相讨论或请教老师。
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食品包装袋,互相分享上面认识的字。
提问:“除了食品包装袋,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认识了生字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场景,分享识字经验。接着提问:“那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你们是怎么认字的呢?”
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生字和识字方法,如看广告牌、读绘本、问家长等。
学习任务四:反复朗读,积累阅读
1.朗读谚语
古代劳动人民很聪明,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了许多气象谚语,这些谚语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些谚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