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4 活动:算法效率对比(教学课件)-五年级信息科技下册(清华版2025).pptx
文件大小:1.27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5;;;用顺序查找算法与二分查找算法分别编写一段程序,计算从0~n的自然数中查找目标数据所需的最大查询次数与所需的时间,并运行测试当n=10,n=100或其他更大数值时,两种算法的最大查询次数与所需的时间。

分组记录结果,将结果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最终将数据可视化后形成结论,小组分享交流。;1.编程寻找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的最大查询次数程序中,将“n”与“执行次数”设为两个变量,以便后面调节n值,统计最大查询次数。

设置数据量n为1000,计算顺序查找算法的最大查询次数和二分查找算法的最大查询次数,如图1.4.2和图1.4.3所示。;2.为程序添加计时器,以便直观地获取程序运行的时间在查询程序的开始与结束处添加上“计时器”模块,如图1.4.4和图1.4.5所示。;3.设计电子表格,统计实验结果按照n的不同取值,在表1.4.1和表1.4.2中填写两种查找方法得出的最大执行次数与执行时间,其中首列为测试的算法名称,首行填写n的取值。;4.实验数据可视化

将测试得出的数据做成相应的图表。想一想,实验得出的数据用什么形式的图表来表示比较合适呢?

柱状图与折线图各自都有自身的优点,柱状图能直观地比较数据的大小,折线图可以反映出数据变化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