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力课堂.docx
文件大小:17.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69千字
文档摘要

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力课堂

一、中心聚焦:研透新课标和教材

(一)以课标为标准,把握课堂方向

在“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明确与课程对应的新课标中的总目标,包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基本的道德要求”“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在课堂中积极落实“节约资源”这一学段目标,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向。

(二)以素养为导向,明确课堂目标

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育,并以此为统领,构建了素养导向体系。新课标中的总体目标通过核心素养的形式被分解成了更加清晰的小目标,由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刻理解新课标中关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理解及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关键,也是明确课堂目标的关键。

在“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教育内容,将课堂目标细化明确为以下几点:(1)政治认同:积极践行国家关于理性消费、珍惜和节约资源的倡议;(2)道德修养: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3)法治观念:了解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规定;(4)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升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能力;(5)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维权意识,树立勤俭节约、人人有责的风尚。

(三)以单元为依托,落实课堂重点

立足单元的整体教学,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分解以及重组,帮助学生形成单元整体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使得每一课的目标和重点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由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研读单元内容,立足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单元教学的逻辑主线,并有针对性地确定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6课。该单元的教育主题是“培养消费者的基本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规划中,教师确立了“了解购物常识”“理性对待消费”“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逻辑主线。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浪费现象;思考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体悟有关节约的命题成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努力将勤俭节约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基本品质,外化为自觉的积极行动,能够自觉抵制浪费,还能积极落实“变废为宝”或“勤俭节约”的行动,帮助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消费者。

二、横向拓展:打造活力课堂

(一)以生活为素材,促进聚焦感知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素材宝库。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习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播放红领巾电视台关于“神秘消失的牛奶”的视频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牛奶浪费的现象;并通过“穿梭校园——浪费放大镜”这一活动,让学生发现校园中的食物浪费、纸张浪费、水和电资源浪费现象,请学生担当浪费现象讲解员,引导学生聚焦浪费的普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情境为载体,促进交流思辨

创设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与思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启发性问题进行引导和驱动;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视角和观点,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并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小奶滴的旅行”这一情境,带领学生了解牛奶生产加工要经历十余项复杂的过程,激发学生珍惜食物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食物走上餐桌的过程中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浪费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三)以体验为路径,促进体悟认知

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活动过程,可以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数学大师一节约命题论证会”,组织“这些大米多不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50克大米和10千克大米,配合计算得出的浪费数据,体会重量差,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一亩田插秧”(学生在一分钟内模仿农民插秧动作,记录大概弯腰次数,对比农民的劳作相关数据,感受农民的不易)等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信息展开多轮计算。同时,提供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我国粮食现状数据和国家关于“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针对“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都要倡导节约?”这一驱动型问题展开论证,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节约”这一命题的理解和认知。

三、纵向延伸:推动知行融合

(一)多维度作业,培养学科素养

作业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和提升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良好习惯或品格的养成并非在一节课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