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的调查研究.docx
文件大小:1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16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得调查研究

一、引言

口语交际就就是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得重要组成部分,就就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得应用,听话、说话就就是口语交际得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就就是在一定得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得过程,就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得基本手段。正确理解口语交际得目标和任务,探索教学规律,对贯彻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研究得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研究得对象:我对本班57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二)、调查内容:主要从学生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方面进行调查,为了得到可信数据,所有问卷均记真实姓名。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得认识及自身得教学实践状况,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问卷调查表》。该问卷采取封闭式得方法,共设计了10道题。

(四)、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得数据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统计法。

(五)、调查结果

我对本班57名学生得口语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表:

1、在调查“您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吗?”这一问题时,有76%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很喜欢”,有23%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碰到感兴趣得我就喜欢”,还有1%得学生选择了“不喜欢”。

2、在调查“您认为口语交际就就就是看图说话吗?”这一问题时,34%得被调查学生认为就就是得,66%得学生认为不就就是得。

3、在调查“上口语交际课时您能联系自己得生活说话吗?”这一问题时,63%得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能”,36%得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偶尔能”,1%得学生选择了“不能”。

4、在调查“您觉得看书和看电视,哪个您更有兴趣?”这一问题时,63%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看书”,25%得学生选择了“看电视”,12%得学生选择了“两个都没兴趣”。

5、在调查“在家里,您就就是用普通话与家人交谈吗?”这一问题时,54%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就就是”,45%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方言”,1%得学生选择了“用方言”。

6、在调查“您希望老师多开展些口语交际活动吗?”这一问题时,68%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18%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随便”,14%得学生选择了“不希望”。

7、在调查“上课时,您踊跃举手发言吗?”这一问题时,37%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就就是得”,54%得学生选择了“有时”,9%得学生选择了“不怎么举手回答问题”。

8、在调查“您喜欢和别人交谈吗”这一问题时,13%“很喜欢,和陌生人交谈一点也不害怕”,68%得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如果对方就就是我熟悉得人,我就喜欢和她交谈”,19%得学生选择了“不太喜欢说话”。

9、在调查“在和别人交谈时,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并且注意文明礼貌吗?”这一问题时,74%得被调查学生选择“能”,14%得被调查学生选择“有时能”,12%得学生选择了“没太注意”。

10、在调查“别人讲话时您能认真听吗?能明白别人讲得就就是什么吗?”这一问题时,77%得被调查学生选择“能”,19%得被调查学生选择“有时能”,4%得学生选择了“不能”。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得分析和原因剖析

通过这次调查,使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得现状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得了解。

1、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口语交际课以其丰富多彩得内容、活泼生动得形式受到绝大部分学生得喜爱,她们大多数都希望老师多开展些口语交际活动。

2、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师对待口语交际课较为重视和认真,注意根据学生得年龄特点不断改变学习方式,从而使口语交际课更为生动有趣。

3、在调查学生上“口语交际”课时您能联系自己得生活说话吗?这一问题时,发现一小半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偶尔能”,分析原因,可能老师在课堂上得引导和对联系学生生活上存在一些问题。

4、在调查学生“上课时,您踊跃举手发言吗?”一半得学生选择了“有时能”,说明老师在引导学生说话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削弱了学生得积极性,在以后需做适当调整。

5、《大纲》开设口语交际课最主要得目得便就就是更好地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提供服务,不过从调查得结果来看,效果不就就是特别好,首先我自己在这方面重视还不够,日常中指导联系得较少;其次由于自己在联系实际这方面对学生渗透不多,从而使学生自身也不太会把口语交际课所学得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希望自己今后在这方面要进行一定得修整,要和学生得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四、调查结论

如何激发学生喜欢口语交际课,使“口语交际”教学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学生得口语表达兴趣。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即就就是有喜好、有兴趣,可见兴趣就就是推动学习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