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年级下册数学3.5乘法分配律教案.doc
文件大小:4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32千字
文档摘要

乘法分配律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材及课标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很好的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知识后,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有了一些探究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只要教师注意指导、指点,就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2.学会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难点:理解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5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

25×47×450×26×4

教师提问: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把每组中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连起来。

(6+4)×58×4+12×4

(8+12)×48×7+8×3

8×(7+3)6×5+4×5

学生板演

通过复习导入可以建立起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更好的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二、探究新知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的另一种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1.教学例7

(1)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及第26页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参加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2)×25②4×25+2×25

师:你能说说上面两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吗?

(2)计算结果,寻找规律。

师:分别计算以上两个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 =150

发现:(4+2)×25=4×25+2×25

师:4加2的和同25相乘,与4和2分别与25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根据这两个算式相等的关系,以及在复习中得出的三组等式,我们共同观察寻找出相关的规律。

教师板书:

(4+2)×25=4×25+2×25

(6+4)×5=6×5+4×5

(8+12)×4=8×4+12×4

8×(7+3)=8×7+8×3

2.归纳定律。

师:从上面几个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此时学生表述得可能不是很有条理,思想也可能不怎么清晰,教师可组织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自己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分别算一算,进行验证。

学生尝试列式,分组汇报。

(4+2)×25是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再算总人数;4×25+2×25是先算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各有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三、巩固应用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教师启发学生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

(a+b)×c=a×c+b×c

教师质疑:a×(b+c)=?

引导学生说出:a×(b+c)=a×b+a×c

1.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教师逐题讲评,讲评时指定学生说出判断的根据。)

2.完成教材第27~28页“练习七”第4~11题。(第8题可以“角”为单位,列式5×45或45×5来计算,也可以这样算:(4元+5角)×5。第11题是拓展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讨论,如第1小题,分析等式左边是在计算几个167的和,第2小题是几个225,第3小题是几个39。)

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先独立完成

第4、7、9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第5题是典型的可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第6题是乘法分配律在一般计算中的应用,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