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
教材及课标分析
教材由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学生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材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他们在已经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但没有接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再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渗透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最后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例3的图和统计表。
师: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统计的是一组数据,像这样要统计两组数据,又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课本例3。
1.绘制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探究新知
(2)在理解统计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完成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完整的统计图。
2.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根据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2)教师归纳小结:生活中,经常要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地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1)班和(2)班等,教材第95页这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的是某地区城镇1980~2010年四个整十年份人口统计情况和乡村1980~2010年四个整十年份人口统计情况,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多少情况。
师: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你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吗?
(3)用课件动态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第一步出示纵轴、横轴的内容,统计图名称,图标。第二步对比出示1980年城镇、乡村人口情况,然后出示1990年人口情况,以此类推。
(4)师说明:像这样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反映两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5)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学生分小组议一议,交流各自的看法。
(6)看图回答例3后面的4个问题。
3.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观察。
①课件中统计图的横轴、纵轴表示的各是什么?
②课件中统计图的条形是什么方向的?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完成第96页上面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再指名展示。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或复备建议)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三、巩固应用
四、课堂小结
(3)引导学生独立补全教材第96页的统计图。完成后请几名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4)引导学生思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归纳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方便。
4.小结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①在统计图的正上方写出统计图的名称。②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③在水平(或竖直)射线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④在竖直(或水平)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⑤在统计图的右上方注明图例(即哪种颜色或底纹表示哪组数据)。⑥根据数据的大小,相应地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⑦根据图例,给直条涂上不同的颜色(或底纹)。
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