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一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pdf
文件大小:7.97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16万字
文档摘要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

号、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答题卡上。

写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的。

1.下图为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④是迁入率,③是迁出率

B.⑥影响出生率,⑤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C.细菌或病毒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通常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D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

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

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数量特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根据相关性可判断出: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A正确;

B、⑤是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⑥是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B正确;

C、细菌或病毒作为病原体,可能通过感染导致个体死亡,从而影响死亡率;同时,感染

也可能影响个体的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出生率,c正确;

D、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因此通常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度,D错误。

故选D。

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教材若干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标志物易脱落,用标记重捕法测得的种群密度往往比实际偏大

B.对液体培养的酵母菌计数采取直接取样,使统计结果偏大

C.对农作物上的螃虫、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D.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统计的活菌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答案】B

【分析】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

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

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x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

数。

【详解】A、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为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x第二次捕

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的个体数。若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带标

记的个体数减少。根据上述公式,分母变小,计算出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大,即测得

的种群密度往往比实际偏大,A正确;

B、对液体培养的酵母菌计数时,需要先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再取样。若直接

取样,可能会导致从上部取样时酵母菌数量偏少,从下部取样时酵母菌数量偏多,结果不

一定偏大,应该是结果不准确,B错误;

C、样方法适用于植物以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农作物上的螃虫、昆虫卵活

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正确;

D、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

个菌落。这就会导致统计的活菌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D正确。

故选B。

3.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关(均匀度指群落内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

均匀程度。一定条件下,物种均匀度提高,多样性也会提高)。研究人员统计了福寿螺入侵

某湿地生态系统前后,群落中各科植物的种类及占比(见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入侵前入侵后

物种数物种数

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各物种的个体数量

目/种目/种

占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