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2.37 MB
总页数:5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4.04万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监测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同学参加半程马拉松后出现腿部肌肉酸胀乏力,休息几个小时后明显缓解。查阅资料得知,乳酸的大量堆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而肌肉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细胞通过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

B.血浆PH不会因为乳酸而发生显著下降与缓冲对有关

C.乳酸等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

D.乳酸在肝脏中的再利用过程有利于缓解腿部肌肉酸胀

【答案】A

〖祥解〗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旺盛,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析】A、肌肉细胞通过无氧呼吸生成乳酸及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均发生在细胞中,而不是内环境中,A错误;

B、正常人血浆pH不会因为乳酸而发生显著下降与其所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正确;

C、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是人体调动自身各系统和器官共同活动的结果,所以又称为自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这是细胞乃至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C正确;

D、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该过程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故选A。

2.药物或某些疫苗可以采用肌肉注射,下列关于肌肉注射药物(或疫苗)和静脉滴注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某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现红包可能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B.肌肉注射的药物都是经毛细淋巴管吸收后随淋巴液循环进入血浆

C.与肌肉注射相比,采用静脉滴注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通常会更快

D.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的药物作用于病灶细胞均以内环境作为媒介

【答案】B

〖祥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详析】A、注射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现红包,这可能是由于疫苗作为一种外来物质,刺激了局部组织,引发了炎症反应,A正确;

B、肌肉注射的药物主要经毛细血管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分子通常先扩散进入毛细血管,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而不是主要经毛细淋巴管吸收后随淋巴液循环进入血浆,B错误;

C、静脉滴注药物是直接将药物注入静脉,药物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各个部位。而肌肉注射的药物需要先从肌肉组织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再随血液循环运输,这个过程相对静脉滴注来说多了一个药物从组织进入血管的步骤,所以与肌肉注射相比,采用静脉滴注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通常会更快,C正确;

D、肌肉注射的药物先进入组织液,再扩散进入毛细血管;静脉滴注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浆,它们最终都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病灶部位,与病灶细胞周围的液体(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来作用于病灶细胞,所以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的药物作用于病灶细胞均以内环境作为媒介,D正确。

故选B。

3.某人因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中后期,病人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组织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波动

B.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是机体维持稳态的基础

C.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是出现全身水肿的重要原因

D.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所致

【答案】D

〖祥解〗全身水肿说明组织液增加,尿血说明血细胞通过肾小球过滤到了肾小囊中;尿蛋白说明肾小球的滤过性增加,导致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会被过滤到肾小囊中。

【详析】A、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影响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