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东省枣庄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发生改变,导致细胞膜局部向外突出形成芽状结构,然后这些芽状结构从细胞膜上脱落,形成微囊泡。肿瘤细胞形成的微囊泡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囊泡的膜只有磷脂成分
B.微囊泡的释放过程不消耗能量
C.可以在内环境中检测到微囊泡
D.肿瘤细胞形成的微囊泡与信息交流无关
【答案】C
〖祥解〗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其中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详析】A、微囊泡是细胞膜局部脱落形成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所以微囊泡的膜不可能只有磷脂成分,A错误;
B、微囊泡是从细胞膜上脱落形成的,属于胞吐过程,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肿瘤细胞形成的微囊泡会进入周围的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可以在内环境中检测到微囊泡,C正确;
D、肿瘤细胞形成的微囊泡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这说明微囊泡可能携带了某些信息,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错误。
故选C。
2.涝渍处理对某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涝渍处理导致植物根系的无氧呼吸增强易造成烂根
B.涝渍处理相同天数对该植物各种光合色素的影响程度相同
C.涝渍处理可能通过影响根对Mg2+的吸收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
D.分离该植物叶片中的不同色素利用了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答案】B
〖祥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析】A、长期涝渍时,土壤中氧气含量不足,植物根系会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物质,酒精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易造成烂根,A正确;
B、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涝渍处理天数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并不相同。例如在处理前期,叶绿素a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大,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相对较缓,B错误;
C、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涝渍处理可能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影响根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根对Mg2+的主动运输吸收,导致叶绿素合成原料不足,从而使叶绿素含量下降,C正确;
D、在分离植物叶片中的不同色素时,采用的纸层析法的原理就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不同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来,D正确。
故选B。
3.天南星科植物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使得花序温度比周围环境高25℃左右。天南星科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电子、H+经过一系列过程传递给分子氧,传递过程存在途径1和途径2,其中“物质6→物质7”过程易被氰化物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两条途径发生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B.途径1会合成大量的ATP,这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
C.当氰化物存在时,细胞进行途径2替代途径1,以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
D.天南星科植物花序温度升高与途径1增强,物质分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有关
【答案】D
〖祥解〗有氧呼吸: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NADH,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生成少量的ATP;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一二阶段生成的NAD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并生成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