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秋天草原的自然美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上所有的草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B.整个草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牛羊生活的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
D.草、牛、羊个体的生命系统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
【答案】C
〖祥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析】A、种群是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草原上的草包括多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A正确;
B、整个草原包括无机环境及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正确;
C、生态系统是指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牛羊生活的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错误;
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草、牛、羊个体的生命系统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D正确。
故选C。
2.酵母菌和支原体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B.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核糖体
C.都以腺苷三磷酸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D.二者在细胞内分解葡萄糖的场所不同
【答案】C
〖祥解〗原核生物不含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详析】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酵母菌有细胞壁,A错误;
B、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错误;
C、ATP(腺苷三磷酸)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酵母菌和支原体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酵母菌和支原体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所以二者在细胞内分解葡萄糖的场所部分相同,D错误。
故选C。
3.食源性活性肽(FBPs)是指由食物蛋白水解产生的各种氨基酸序列片段,通常由2~20个氨基酸组成,可被机体直接吸收,在预防和减轻各种慢性疾病中起积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蛋白水解的过程不会破坏其生物活性
B.每段FBPs均由21种氨基酸构成
C.FBPs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加热后呈砖红色
D.FBPs可以胞吞方式被肠上皮细胞转运进入细胞内
【答案】D
〖祥解〗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析】A、食物蛋白水解的过程会破坏其空间结构,因而失去生物活性,A错误;
B、题意显示,食源性活性肽(FBPs)是指由食物蛋白水解产生的各种氨基酸序列片段,通常由2~20个氨基酸组成,每段FBPs未必均由21种氨基酸构成,B错误;
C、FBPs中含有肽键,因而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表现为紫色,C错误;
D、题意显示,食源性活性肽(FBPs)通常由2~20个氨基酸组成,可被机体直接吸收,据此推测,FBPs可以胞吞方式被肠上皮细胞转运进入细胞内,D正确。
故选D。
4.科学家提出在生命进化的起源阶段可能由RNA充当遗传物质并行使催化功能。下列有关证据不支持这种假说的是()
A.有许多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例如HIV
B.细胞里存在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RNA比DNA的结构稳定故成为遗传物质
D.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答案】C
〖祥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
【详析】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