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时,学生A手握直尺的一端,学生B用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直尺的0刻度端(如图)。学生A松开手时,学生B尽快夹住直尺,并记录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该值可以反映学生B的反应速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是该反射的感受器,最先兴奋
B.该反射的效应器是拇指和食指的肌肉
C.刻度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D.适当增加练习,反应速度会加快
【答案】B
〖祥解〗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析】A、感受器首先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是该反射的感受器,最先兴奋,A正确;
B、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拇指和食指的肌肉,B错误;
C、该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被学生捏住尺的位置的刻度尺,从而记录反应时间,实验时0刻度线朝下,刻度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C正确;
D、适当增加练习,会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更强的条件反射,学生会更加熟悉实验操作,反应速度也会加快,D正确。
故选B。
2.血液CO2浓度高可以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从而加强呼吸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O2是细胞的代谢废物,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CO2浓度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助于维持机体稳态
C.临床上给患者输氧时,输入纯氧的治疗效果最好
D.快速呼吸易导致CO2排出过多,引起体液pH值降低
【答案】B
〖祥解〗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2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详析】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会进入血浆,因此CO2既是细胞的代谢废物,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
B、CO2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助于维持机体稳态,B正确;
C、由于一定浓度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因此临床上给患者输氧时,常输入含有一定浓度CO2的混合气体,C错误;
D、快速呼吸易导致CO2排出过多,CO2在血浆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排出过多会使碳酸生成减少,从而引起体液pH值升高,D错误。
故选B。
3.“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糖丸含有的活脊灰病毒,已经经过减毒处理,通常不会引起疾病
B.糖丸通过活病毒引起免疫应答,服用后半小时内不宜大量喝热水
C.免疫系统有记忆性,服用糖丸后再次遇到脊灰病毒时反应更快更强
D.吃完糖丸后的应答过程有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没有细胞免疫
【答案】D
〖祥解〗“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减活的疫苗既能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也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
【详析】A、糖丸含有的活脊灰病毒,已经经过减毒处理,相当于免疫学中的抗原,通常不会引起疾病,安全性较高,可以注射使用,A正确;
B、糖丸通过活病毒引起免疫应答,要用凉开水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或者服用后半小时内不宜大量喝热水,原因是高温能够杀死减活的病毒,B正确;
C、免疫系统有记忆性,B细胞在“糖丸”的刺激下能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服用糖丸后再次遇到脊灰病毒时反应更快更强,这主要是记忆细胞更快发挥作用,C正确;
D、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一种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中的病毒已经过处理,降低了其致病性,但仍能在人体内复制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因此吃完糖丸后的应答过程有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