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软脑膜血管内的血浆通过血管壁渗出产生,分布在脑和脊髓周围的蛛网膜下隙,之后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其中含有无机盐、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CO2、尿素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脊液是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
B.脑脊液与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C.由成分可推知脑脊液可以运输脑组织代谢废物
D.若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降低,将导致脑脊液减少
【答案】D
〖祥解〗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
【详析】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A正确;
B、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软脑膜血管内的血浆通过血管壁渗出产生,说明脑脊液与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B正确;
C、脑脊液中含有一些代谢废物成分(如尿素等),可推知脑脊液可以运输脑组织代谢废物,C正确;
D、若血浆中无机盐的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渗出进入脑脊液,造成脑脊液增多,D错误。
故选D。
2.“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人,重返平原居住后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醉氧”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
B.“醉氧”患者出现无力、头昏后,可适当补充氧气缓解症状
C.内环境稳态需要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B
〖祥解〗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详析】AB、“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再次发生不适应,即长期处于低氧环境的人,进入高氧环境造成的内环境失调,所以“醉氧”患者出现无力、头昏后,不能通过适当补充氧气来缓解症状,“醉氧”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A正确,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
D、“醉氧”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剧烈,导致内环境稳态被打破,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B。
3.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世界记录。他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站上了领奖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动过后,运动员恢复平静,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B.冲刺过程中运动员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活动减弱
C.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是不受大脑支配的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D.交感神经都是脊神经,副交感神经大多是脑神经
【答案】D
〖祥解〗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析】A、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A错误;
B、冲刺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胃肠活动减弱,B错误;
C、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是不受意识支配的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但某些状态下还是受大脑的高级中枢控制,C错误;
D、交感神经都是脊神经而副交感神经大多是脑神经,D正确。
故选D。
4.2024年1月,我国科研人员成功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其原理是将脑机接口的体内机植入患者的颅骨内,负责收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