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新研究发现脑脊液不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它通过一套筛选机制将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递。这种跨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流动可能在维持外周神经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脑脊液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
B.组成脑脊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K+
C.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有组织液和脑脊液
D.这一研究发现为将镇痛药物输送至外周神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答案】B
〖祥解〗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2/3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另外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
【详析】A、据题可知,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其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A正确;
B、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K+主要参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B错误;
C、据题可知,脑脊液不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还可将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递,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有组织液和脑脊液,C正确;
D、研究发现,脑脊液跨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的流动可能在维持外周神经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脑脊液可将镇痛药物输送至外周神经,D正确。
故选B。
2.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吸收功能会变差,肾脏功能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出现蛋白尿等症状。蛋白尿会导致这些老年人体内血浆蛋白变少,进而出现全身水肿现象,所以我们要对老年人多加尊重与关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日常饮食中需要保证适量蛋白质摄入
B.肾功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升高
C.老年人出现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血浆
D.临床上可通过静脉滴注白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来减轻水肿症状
【答案】C
〖祥解〗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详析】A、老年人吸收功能会变差,且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变少,出现全身水肿现象,故日常饮食中需要保证适量蛋白质摄入,A正确;
B、肾功能出现问题会导致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出现紊乱,可能导致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升高,B正确;
C、老年人出现水肿的原因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入组织液,C错误;
D、临床上可通过静脉滴注白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来增加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中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回血浆,以减轻水肿症状,D正确。
故选C。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体的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反射的形成依赖于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刺激强度无关
C.反射弧仅由神经元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
D.条件反射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则不需要
【答案】A
〖祥解〗反射指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学习,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详析】A、机体的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的参与才能完成,A正确;
B、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和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强度较低无法形成反射,B错误;
C、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但反射弧不仅仅是由神经元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中还有神经胶质细胞构成髓鞘,此外还有传出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
D、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退均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故选A。
4.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皮肤受到轻微触碰时,GABA(γ-氨基丁酸,一种神经递质)会作用于痛觉神经元而引起C1-通道开放,使C1-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