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
物理
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 B.质量 C.路程 D.加速度
【答案】D
【解析】ABC.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时间、质量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BC错误;
D.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2.一篮球从距离地面1.5m处竖直下落,竖直反弹后上升0.6m,整个过程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2.1m0.6m B.2.1m0.9m
C.1.5m0.6m D.1.5m0.9m
【答案】B
【解析】整个过程的路程是
位移大小是
故选B。
3.下图是汽车从制动到停止示意图,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和1m。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汽车运动的x-t图和v-t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逐渐减小,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止做减速运动,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图像的切线斜率应逐渐减少,故AB错误;
CD.C图图像表示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图图像表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逆向思维法,汽车从停止开始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满足1:3:5:7:9,则说明汽车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会将光遮住,光电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实上,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
B.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
C.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令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只用和可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
【答案】A
【解析】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实际上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B错误;
C.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让滑块的释放点远离光电门,故C错误;
D.用和只能求出遮光条过光电门的速度,若其它条件未知,不能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5.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自然长度为,如图甲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通过细线OP、OQ拉着小圆环,使小圆环静止于点,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撤去、,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单独拉小圆环,仍使小圆环处于点静止,记录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画出、和的图示,并用虚线把拉力的箭头端分别与、的箭头端A、C连接得出四边形,如图丁所示。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的操作中,要保证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
B.图丁中、的大小可分别用细线OP、OQ的长度来表示
C.由图丁可初步猜测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D.在图丁中以、为邻边画出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一定与完全重合
【答案】C
【解析】A.图乙所示的操作中,不需要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只要两力的角度适当大一些,拉到点即可,故A错误;
B.图丁中、的大小需要先沿细线OP、OQ方向记录下来,再通过力的图示法做出来,不是用细线OP、OQ的长度来表示,故B错误;
C.根据实验原理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知,图丁中四边形,可初步猜测为平行四边形,故C正确;
D.在图丁中以、为邻边画出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表示合力的理论值,为实际值,考虑到实验有误差,故其对角线一般与不完全重合,故D错误。
故选C。
6.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在进入ETC通道感应识别区前需要减速至以下,然后匀速通过感应识别区。以速度行驶的某辆汽车减速行驶到ETC感应识别区入口时恰好减速至,其减速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时间内图线是曲线,时间内图线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内汽车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B.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