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信息技术部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C
B
C
D
A
B
D
C
B
A
1.【答案】C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获取、传播与价值”的理解。A项错误:展板和短视频是信息的不同载体,但信息不能脱离载体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B项错误:图像和音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信息,采集和编码方式不同。例如图像常用JPEG、PNG等格式,音频则用MP3、WAV等编码方式。C项正确:通过线下展板、短视频、官网、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传播信息,有利于不同人群根据自身习惯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获取方式,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D项错误信息的价值也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其价值可能有所不同。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个人信息保护”和“数字公民责任”的理解。A项错误:未经授权将活动照片打包上传到网络平台,可能涉及他人肖像权或隐私权,属于不当行为。B项错误:录屏讲解内容并上传变现侵犯了原作者或组织的知识产权和传播权,属于不当行为。C项正确:注册时只填写必要信息,并妥善保护个人手机号,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要求。D项错误:随意发布他人留言截图,可能泄露同学的个人信息或观点,不尊重他人隐私权和表达权,属于不当行为。
3.【答案】C
【解析】考查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图书标签(如RFID标签)是附着在图书上的实体,属于硬件资源,故A项错误;管理系统APP是运行在平板上的应用软件,属于应用软件,不是系统软件,B项错误;中央服务器是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核心设备,显然属于硬件设备,C项正确;平板终端作为系统提供服务的平台,显然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考查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A、C、D三项涉及了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均属于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而B项仅涉及借阅信息的展示,属于普通的数据读取和显示,不涉及AI技术,故B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考查访问控制相关概念。虽然“用户名+口令”是常见方案,但更安全的做法可以是增加双因素认证等,因此不能说“只采用”这种方式是最佳,A项错误;管理员是操作者,属于主体,B项错误;访问控制策略可以用来限制谁能查看或修改数据,C项正确;D项混淆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两者,拒绝访问是访问控制的一种方式,不是身份认证内容,因此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查网络通信的基本常识。信息系统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要基于TCP/IP协议,A项错误;无线通信不一定依赖卫星,常用Wi-Fi或移动通信网络即可,B项错误;语音播报内容通常是本地存储或由系统触发播放,与5G网络无关,C项错误;平板与服务器可通过Wi-Fi建立局域网通信,D项正确。
7.【答案】A
高三信息答案第1页共3页
【解析】本题考查对去除有序数组中重复元素的算法流程图的理解。流程图中使用两个指针i和
j:初始i=0表示当前唯一元素的最后位置,j=1用于遍历数组s。每当s[j]!=s[i]时,说明遇到新元素,此时将i增1,并把s[j]的值赋给s[i],表示将新元素加入不重复序列中。最终i=3,所以输出i+1=4,表示前4个元素为去重后的数组[1,2,3,4]。
8.【答案】B
【解析】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模拟入栈和出栈过程:入栈顺序为main→Config→Network→Service→Status。出栈顺序为:Config→Service→Network→main→Status。在模
拟过程中,栈的最大深度出现在[main,Network,Service]时,深度为3,选项B正确。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特点。后序遍历的顺序为: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如果B和C分别是A的左右孩子节点,则得到A选项。C如果是D的左孩子,会得到B选项。C如果是E的左孩子,会得到C选项。G是右孩子,在右左孩子的前提下后续遍历不可能先访问,所以D不可能。
10.【答案】C
【解析】程序通过两个指针i和j构成滑动窗口,s为窗口内元素和。每次右移j增加新元素后,若starget,应通过右移i缩小窗口以减小和,直到s≤t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