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3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文件大小:4.27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4.91千字
文档摘要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整本书知识体系科学思维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总论规则方法运用创新思维能力

一轮复习新教材(统编版)高三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13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教师寄语: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考情预测:1、从命题内容上看,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意义都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考查;3、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从单元角度重点考查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课标要求:1、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2、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3、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1、超前思维的含义依据含义表现生成的思想条件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即“先知先觉”①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②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核心考点一:超前思维提醒:超前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2、超前思维的特征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超前思维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超前思维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其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客观原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主观原因)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现实)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强调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上,却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强调思维的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方向的随机性要求:需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矛盾分析法原因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含义矛盾分析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意义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推理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想象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1)超前思维的方法超前思维是一个综合运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谋划未来的过程。

注重调查研究必要性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含义(1)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2)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义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1)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知识拓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