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猜字游戏导入新课试着猜猜这是什么字?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耕”字所表达的历史信息,正是史前时期人们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发明创造又将如何改变史前社会?接下来,一起学习本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兰长宜课标:知道河姆渡、半坡遗址,了解我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发展,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导入新课
壹丨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东胡林遗址的炭化粟粒和黍粒上山遗址的炭化稻粒河姆渡遗址的炭化稻粒1、原始农业的发展历程距今约2万年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开始对一些野生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12000-6000年之间各地遗址考古研究出现了炭化稻粒、粟粒、黍粒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北方:粟、黍南方:稻地位: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旧石器时代向磨制石器过渡,出现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使用打制石器狩猎,采集食物旧、新石器交替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刀耕火种发展到耒耜耕作磨制石器农作物的出现制作陶器家畜饲养定居生活推动农业起源促进农作物的驯化生产力提高奠定文明社会的基础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2、耕作方式的进步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远古先民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我国是最早出现制陶技术的国家。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距今约2万年,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作用:烧煮食物,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3、陶器的诞生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相关史事
读地图观察《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特点一: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特点二:沿大河流域分布(如长江、黄河)。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4、农耕遗址
读地图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孕育了典型的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文化。代表:河姆渡遗址区域:长江流域时间:距今约7000年代表:半坡遗址区域:黄河流域时间:距今约6000年南北分界线一、肇始农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4、农耕遗址
贰丨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二、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玉玦炭化稻粒狗骨骨耜1、自主学习--河姆渡人任务一:观察下列文物,说说这些文物为我们了解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原始居民生活年代活动区域房屋形式原始农耕生产工具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长江下游地区: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稻作农业猪、狗天然漆、制作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耜栅栏圈建筑痕迹猪纹陶钵朱漆碗象牙雕刻器骨哨二、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2、稻作农业的繁荣任务二:小组讨论,(1)为什么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且稻作农业繁荣;(2)为什么河姆渡人住干栏式建筑?气候因素: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宜水稻生产生产工具的进步:河姆渡人使用骨耜等工具,大大提高生产力。二、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
3、干栏式建筑定义:把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构筑成屋。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原因: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为了防潮,就建干栏式房屋木结构水井复原想象图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二、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4、舞阳贾湖遗址今河南中部的淮河上游地区,有一处距今约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相关史事绿松石饰石镰罐形陶鼎石磨盘、石磨棒稻作标本猪下颌骨刻符龟甲叉形骨器骨笛(目前世界发现年代最早七声音阶笛子)二、稻梦织锦--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叁丨以陶绘史——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三、以陶绘史--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1、概念解析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考古学上的所谓“文化”。……这是某一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我们观察到的一群东西的总称。……这种用小地名来做“文化”名称的办法,被采用得最为普遍,例如我国考古学上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命名”的原来目标,是想用简单的名称来充分表示一种来判断。-----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知识拓展“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的“文化”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命名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