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七章 力第2讲 弹力 提高讲义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
文件大小:117.7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75千字
文档摘要

第2讲弹力

题型一弹力

方法技巧

判断弹力是由于哪个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明确施力物体。

【例1】老师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受到弹力的作用,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展示内容,比较恰当的是()

A.脚将泥土踩陷下去B.用手指掰弯铁丝

C.吹气可让气球上升D.人躺在泡沫上不下陷

【例2】在图中,甲、乙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题型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方法技巧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即F1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允许测量力的最大值,这个最大测量值即为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超过了此量程,弹簧测力计就可能被损坏了。

【例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下列各图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测力计的是()

A.甲、丁B.甲、乙C.甲、乙、丁D.甲、乙、丙、丁

题型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无论怎样使用,它的示数都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而与吊环上施加的力无关。在两端同时拉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其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挂钩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例4】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B.10NC.35ND.20N

【例5】有一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可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当不受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3cm。若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变为5cm,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N。

针对练习

1.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2.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力使“纸弹”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将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C下面挂一个物体时,读出第1、2个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则每个弹簧测力计重为N,所挂物体重为N。

4.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cm。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cm,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小荣探究“弹簧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伸长,用图乙仪器分别测出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伸长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拉力F/N

0.5

1

1.5

2.0

2.5

伸长量x/cm

0.49

1.00

1.50

1.98

2.80

(1)在甲图中画出物块使弹簧形变的力的示意图;

(2)将一个钩码挂在如丙图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提环上,则弹簧测力计读数F=N。

第2讲弹力

【例1】D【例2】B【例3】A【例4】D

【例5】正4

【针对练习】

1.D2.弹性弹运动状态3.0.51

4.(1)2(2)3(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1)答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