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理与复习思维导图(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1.牛顿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第-(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定律*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在实验基础上,科学推理)。(3)定义: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叫做惯性。(4)拓展:①物体在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与速度2.惯性等其他因素无关。利用惯性的例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撞击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5)应用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例子: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要系安全带,汽车座椅装有汽车头枕等。(6)平衡状态:物体保持或状态叫做平衡状态(即静平衡状态和动平衡状态)。3.二力(7)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运动和力平衡(8)二力平衡:物体在个力的作用下处于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章末整理与复习
思维导图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或,
1.牛顿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第-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定律
*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在实验基础上,科学推理)。
(3)定义: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叫做惯性。
(4)拓展:①物体在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与速度
2.惯性
等其他因素无关。
利用惯性的例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撞击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
(5)应用
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例子: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要系安全带,汽车座椅装
有汽车头枕等。
(6)平衡状态:物体保持或状态叫做平衡状态(即静平衡状态和
动平衡状态)。
3.二力
(7)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运动和力
平衡
(8)二力平衡:物体在个力的作用下处于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9)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同一物体;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同一直线(或同体、等大、
反向、共线)。
a.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10)分类
b.滚动摩擦力
c.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相等。(用平衡力求)
4.摩擦
a.增大摩擦力方法:增大、增大接触面的、
力
变为。
(11)利用与防止
b.减小摩擦力方法:减小、减小接触面的、
变为、使接触面彼此。
(1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和的改变。
(13)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或。
5.运动
(14)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
和力
静止状态
不受力作用(理想情况)
?(15)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到平衡力作用(实际情况)
考点突破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例1在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
考点二惯性
例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车上人的惯性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不受惯性
考点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例3如图所示,某人推着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所受的重力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自行车对该人的推力与地面对该人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