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pptx
文件大小:91.4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4.21千字
文档摘要

北魏元乂墓天象图(洛阳)这是绘在北魏贵族墓室顶部的星象图,直径约7米,有300余颗星,用连线标明星座,是已知我国年代较早、较详细的星图,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还有哪些成就?

贾思勰[xié]北朝农学家《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①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②强调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③改进生产技术工具。④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1.地位:2.内容:齐民:平民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他认为只有顺应天时地利,才能事半功倍,获得好收成。3.评价①突显了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达到很高水平。②对后世农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今南京人,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所计算的圆周率被后世称为“祖率。为纪念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祖冲之

领域祖冲之成就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割圆术运用三国时魏国数学家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将数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与其子合著的《缀术》中,被唐朝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测算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设计制造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

祖冲之运用算筹完成海量的计算。算筹至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用竹、木等材料制成长短、粗细一致的小棒。以纵横两种形式表示数字,其运算法则同珠算的运算法则基本一样。纵式表示个、百、万位等,横式表示十、千、十万位等。O则空位不摆。战国骨算筹河北博物院

三、灿烂的文化-书法艺术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②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①东汉:②曹魏:③西晋:1.产生条件:2.发展过程: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锺繇[yáo]和胡昭兼采众家之长,擅长行、草、隶书;锺繇尤擅楷书。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汉代竹简上的隶书严格规整、字形舒展,已呈现出书法之美钟繇楷书《宣示表》局部拓片胡昭书法《宣武皇帝崇训》拓片

④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到一个新高度,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被后世誉为书圣,王羲之,琅邪临沂人,自幼学习书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婆婆卖竹扇,便在扇子上写了字。老婆婆怪他弄脏扇子,王羲之却说:“你说这是王羲之所写。”扇子很快就被人们抢完了。

《兰亭集序》(摹本)《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的集大成者,整体书法风格“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字迹行云流水,笔力入木三分,其布局“若断还连”,字形“如斜反正”,其中20个“之”字结构神韵各不相同,反映了晋人自由潇洒的精神风貌。

⑤北魏:碑刻书体苍劲雄厚,粗犷雄浑。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四、灿烂的文化-绘画艺术1.题材:2.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逐渐增多;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兴起,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女史箴[zhēn]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高24.8厘米,长348.2厘米。是顾恺之据《女史篇》所绘插图性画卷。原作已佚,现存唐代摹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被英军盗掠,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东晋·戴逵《剡山图卷》南朝梁·张僧繇《雪山红树图轴》

材料一:北方民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材料二:魏晋以前,各种书体皆已出现,且今日所见的笔墨纸砚的定型过程至魏晋才基本完成。这一时期,善书法之世家多奉道教之世家,乃与道教经典的流传、画符有密切的关系。而佛教的兴盛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诸因素》根据材料,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艺术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丰富了文化内容;继承秦汉的艺术成就;宗教的兴盛与传播;南北方经济发展推动书画工具的进步。

五、灿烂的文化-雕塑石窟1.原因:2.代表:3.特点: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开凿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继承秦汉以来的雕塑艺术,吸收外来佛教艺术特点。敦煌莫高窟壁画

洛阳龙门石窟·全景大同云冈石窟·全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百姓生活苦难,纷纷信仰佛教。加上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北朝开凿石窟供奉佛像,南朝则建塔译经。后世杜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