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精品学案.docx
文件大小:68.9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品学案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1)背景: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措施: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结果: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政治制度

(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郡国并行制: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3)七国叛乱: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三个月内叛乱即被平定。

〔概念阐释〕

黄老之学: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特点是“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是汉初的统治思想,突出表现为“休养生息”。

二、西汉的强盛

1.政治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2)地方

①地方行政: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选官制度: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③监察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④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概念阐释〕

(1)中朝与外朝: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做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

(2)“推恩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4)征辟制: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2.经济措施

(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概念阐释〕

均输平准:均输法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一政策,有利于平抑物价,增加中央收入。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拓展]汉代儒学的四大新变化

统治术的变化

从“以礼理民”到“礼法并用”

人民性逐渐淡化

从“民贵君轻”到“三纲五常”

浓厚的神秘色彩

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天人感应”

地位发生变化

从先秦民间学说上升为汉代官方学说

4.开拓疆域

(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郡管辖。

(2)张骞出使西域: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3)设置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选必链接〕

行屯戍: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选必1第11课)

[拓展]汉武帝经略边疆的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和边疆的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三、东汉的兴衰

1.王莽夺权: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3年被绿林军推翻。

2.东汉的兴衰

(1)前期的“光武中兴”

①背景:25年,刘秀建立东汉,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②措施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