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2茶文化研究 第1课时 课件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ppt
文件大小:9.8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4.78千字
文档摘要

观看视频:中国七大茶系探究新知茶俗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讲茶俗一般指的是饮茶习俗。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同一民族却因居住在不同的省份或地区而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如四川的盖碗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婺源的农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拉枯族的烤茶等。茶俗是中华茶文化的构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问题树探究新知问题树拓展延伸观看视频:薰豆茶茶礼茶礼,指品茶的礼仪。茶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礼仪,它也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尊老敬上”和”和为贵”的文化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探究新知问题树观看视频:饮茶礼仪探究新知问题树茶桌礼仪不仅仅是一种社交规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品质。“茶道”一词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茶道主要通过饮茶活动,注重饮茶活动中审美。审美、规范、礼仪及对事物细微玄妙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反映人文素养,艺术情趣,道德情操等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探究新知问题树茶道与茶艺茶道: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是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包括沏茶、赏茶、饮茶等美心修德、传承礼节的和美仪式。茶艺:制茶、泡茶的表演艺术,是发展个性、感悟人生的一种方式。(基础、必要条件)探究新知问题树在线搜索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技艺,以获得品茗最佳口感和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道”】【“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王玲女士亦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拓展延伸作者:王玲用户对茶文创的需求1.物质需求:用户对茶文创作品功能的需求。2.情感需求:用户对维护、增强、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3.精神需求:用户对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精神层次的需求。探究新知问题树小锦囊探究新知问题树茶饮产品设计研究(1)身边同龄人喜欢什么口味的茶饮?(2)这个茶饮要用到什么茶、有什么功能?(3)除传统杯装茶饮外,还有什么形态设计?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茶饮产品设计研究探究新知方案表小锦囊调查研究的基本流程:调查方案的制定要求:要素齐全、合理清晰,提前厘清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要素,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新知这个作品为谁设计?要传递怎样的茶文化?组建一个团队,通过协商,明确分工,制订一份要素齐全、可行性强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方案表工具箱“635”茶文创风暴6人围坐一圈,每个人5分钟内在各自的卡片上写出3个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茶文创设想,故名“635”法。然后,由左向右传递给相邻的人。接到卡片后,每个人在第二个5分钟内再写3个设想,然后传递下去。如此传递6次,30分钟即可进行完毕,共可产生108个设想。整理、分类、归纳这108个设想,找出可行的、优秀的茶文创设想。方案表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方案表完成《茶文创作品设计表》(点击超链接)课堂练习2.确定小组研究课题。1.说说茶俗与茶礼、茶俗与茶艺、茶艺与茶道的关系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茶礼,指品茶的礼仪。茶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礼仪,它也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茶俗与茶礼课堂练习茶艺着重在茶的品饮艺术,追求品饮情趣。茶俗的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有些茶俗经过加工提炼可以为茶艺,但绝大多数的茶俗只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一种。虽然也可以表演,但不能算是茶艺。课堂练习茶俗与茶艺课堂练习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技艺,以获得品茗最佳口感和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道与茶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