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张骞通西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
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
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
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
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
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这是
些都是什么?……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生:……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有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呢?
生:……
师:秦始皇可没有这个口福,这些东西,他都没吃过!为什么呢?因为在他那个
时候,我们中原地区还没有这些蔬菜瓜果。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
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展示课题: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
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对!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
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
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完毕后展示汉
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汉代西域图。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
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同时点击突出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
地点。)你们以前听说过玉门关和阳关吗?(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古人
有诗“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
荒凉。这也是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的原因之一。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
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草地、雪山、绿洲、沙漠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不同,
生活的方式就不同,在草质肥美的草地,那里人们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
通过放牧?哪里的草茂盛,就搬到哪里去,这样的移动式的民族就是游牧民族。
也有选择在绿洲上过定居生活,进行农业生产。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
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
有的放牛、放马……。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展示新疆舞蹈图片。)他
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西汉前期,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地区一共分布着3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被
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所控制,这个民族是——
生:匈奴。
师:对!匈奴贵族控制并奴役、压迫着西域人民,这引起了西域人民强烈的
愤慨!
2。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