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高效学习平台
知识点一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
(3)变动为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
(3)变动为动。
(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或脱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例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则物体C在第4s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摩擦力
同步变式拓展
1.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选填“橡胶”或“塑料”)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运动员不断地“刷冰”是通过来减小摩擦,使冰壶运动得更远。
知识点二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物体平衡
状态下的摩擦力
例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1)用F1=50N的水平力按如图甲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N,A对B的摩擦力为
(2)若将F1=50N、F2=20N
例3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B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选填“左”或“右”),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方法指导]在分析叠加物体保持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时,可以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当只研究整体而不研究整体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如例2(2)问地面对A物块摩擦力]。为了弄清整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如例2(2)问A对B的摩擦力]。
例4如图所示,已知A、B重力分别为5N和12N,用力F将A、B两个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使A、B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下
B.B受到A的摩擦力大小为12N,方向竖直向上
C.B受到墙的摩擦力大小为12N,方向竖直向上
D.B受到墙的摩擦力大小为17N,方向竖直向上
同步变式拓展
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N。
4.如图所示,甲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A相连,木块A水平放置在物块B上,乙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乙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稳定时木块A静止,物块B匀速运动,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画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3)若水平向左加速拉动物块B,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选做)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一个人用两块轻质木板将三块砖按如图所示方式夹起,则“1号”砖左(第5题)侧所受摩擦力方向,大小为N,“2号”砖左侧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
课时同步作业
第一阶基础过关精练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采取措施的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图甲,磁悬浮列车行驶时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无接触的悬浮
B.图乙,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C.图丙,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D.图丁,车轴承内部装有滚珠
3.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比赛在南滨路举行,如图。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起跑前静止时人所受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