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句。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己。”选自《庄子·外篇·知北游》“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选自《庄子·外篇·山木》。今天让我们走进《五石之瓠》,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情境导入
学习活动活动一:知人论世查阅资料,了解庄子、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庄子》。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产宣王是同时期人。1.庄子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主要作品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哲学思想平等思想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认为道生万物,万物平等。相对主义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自由思想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辩证思想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天道观念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司马迁)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郭沫若)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说,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庄周梦蝶
鸱得腐鼠庄子将要去看望在大梁做魏国国相的惠施。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大梁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濮水垂钓
惠子(约前370-约前310),惠氏,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的至交好友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与孔子、老子、墨子齐名。惠子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庄子超然,却常与惠子辩论。他们都犀利且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很多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而在情谊上,他们的有情也极为深厦。如,惠子死后,庄子慨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庄惠之交
2.时代背景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对当时“窃钩者诛,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窃国者为诸侯?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状,一展抱负,但他心有不甘,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一一《逍遥游》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