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6讲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7.76 M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41千字
文档摘要

第6讲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年份;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9);时空定位;五胡内迁

1、背景:

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②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2、影响:

①促进江南开发;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③促进民族融合;

④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十六国;北魏政权是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五胡乱华”。;“民族融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作用:;1、中央官制:;13;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一、政治:;(3)兴起原因:;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当年他们居住在乌衣巷。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出

A.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士族的没落与消亡

C.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有过进步作用

D.士族对于保存中原文化有积极意义;【典例研析】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

A.王谢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B.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歌功颂德

C.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D.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繁荣;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威胁皇权;不利于中央集权。;(1)背景:;迁都原因;【探究】主题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一)农业;①定义:北魏至唐初政府在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5、赋役制度:;东晋:;7、江南经济的开发;【典例研析】(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二)手工业;(三)商业;三、核心考点突破;1、三教并立;三、思想;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不营营于利;【典例研析】首先是魏晋时期文人向往清静无为、回归自然;另一方面是汉末形成的“处士横议”之风,在魏晋之际演变为清议,并内化为文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影响魏晋士人言行的主要因素是

A.儒家思想的重陶

B.佛教思想的传入

C.社会动荡的刺激

D.统治者的提倡;1、文学;四、文化;甘肃敦煌莫高窟;【典例研析】(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1)数学:;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