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备课组名称
高一地理
周次
本节
教学内容
3.1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
本节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发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地理核心素养:
1.结合示意图,了解气团和锋的概念。
2.通过观察或绘制示意图,比较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差异。
3.结合实例,描述某地受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并分析成因。
4.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寒潮、梅雨等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本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或绘制示意图,比较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差异。
2.结合实例,描述某地受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并分析成因。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描述某地受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并分析成因。
本节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本节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导入:
视频播放:秋雨。
提问:一场秋雨一场寒,原因是什么呢?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
新课讲授:
气团
任务一:什么是气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段文字,了解气团。
【自主思考】什么是气团?
学生回答参考: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叫作气团。
教师讲解:
气团的水平范围在几百千米到数千干米,厚度在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自主思考】1.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性质有什么区别?
2.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温度低吗?
3.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参考:
1.冷气团重,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暖气团暖而轻,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
2.不一定
3.大致一样,天气多以晴朗为主。
教师讲解:
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现象也大致一样。
锋的形成
任务二:锋是如何形成的?
【合作探究】冷暖气团相遇会发生什么?哪种气团会大规模上升?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参考:
暖气团会上升,可能出现降雨。
教师讲解:
当冷暖两种不同气团接触时,物理性质的差异,使它们之间会自动形成一个交界面,即锋面。因冷气团冷而重,在锋面下方;暖气团暖而轻,在锋面的上方,并做上升运动。锋面也因此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天气系统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天气现象,你认为在锋面附近会有哪些天气特征呢,为什么?(提示:天气特征可从云雨、风、温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暖湿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暖气团湿度较大,在上升运动过程中会伴随降温,随之带来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锋面向冷气团倾斜,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且降水在冷气团一侧。
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现象
任务三:锋面系统控制下有什么天气现象?
视频播放:锋面系统。
【合作探究】锋分为哪几种类型?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并完成表格。
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天气
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空气的移动状况不同,可以把锋分成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三类。
冷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冷却,水汽易凝结成云和雨。
通常人们用符号表示冷锋,冷锋的前进方向与冷气团的前进方向一致,所以冷锋符号画在锋线处,并且三角箭头指向暖气团方向,通常以锋线为界,把锋分为锋前和锋后。
【自主思考】1.A和B哪个区域位于锋后?
2.冷锋的降水位置位于锋前还是锋后?
学生回答参考:
1.B位于锋后。
2.冷锋的降水位置位于锋后。
请同学们观看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动态画,分析归纳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变化,完成下表:
学生回答参考:如上图。
暖锋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通常人们用符号表示暖锋,暖锋的前进方向与暖气团的前进方向一致,所以暖锋符号画在锋线处,并且半圆指向冷气团方向。
【自主思考】1.A和B哪个区域位于锋后?
2.冷锋的降水位置位于锋前还是锋后?
学生回答参考:
1.A位于锋后。
2.冷锋的降水位置位于锋前。
请同学们观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动态画,分析归纳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变化,完成下表:
学生回答参考:如上图。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合作探究】绘制冷锋和暖锋示意图,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的区别。
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