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内蒙古包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硝化细菌和水绵都是细胞结构的生物。下列关于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B.都有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C.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祥解〗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析】A、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两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A错误;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B错误;
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有核糖体且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正确;
D、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2.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能以新鲜成熟菠菜叶为材料,且检测指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检测指标
A
观察细胞质流动
液泡中细胞液流动的情况
B
观察有丝分裂
染色体的位置及存在状态
C
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分离
色素随无水乙醇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慢
D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同一时间段内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AA B.B C.C D.D
【答案】D
〖祥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进行分离。
【详析】A、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需要以叶绿体为标志,A错误;
B、新鲜成熟菠菜叶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
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C错误;
D、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多,叶片浮起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D。
3.当活鱼宰杀后,鱼肉中的ATP会逐步降解并转化为肌苷酸(IMP),IMP在酸性磷酸酶(ACP)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IMP具有鲜味特性而次黄嘌呤和核糖无鲜味。如图为探究鱼肉鲜味下降原因的部分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CP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IMP的消耗量表示
B.不同鱼ACP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鱼体内pH不同
C.60℃下不利于草鱼保持鲜味的原因是IMP易被分解
D.对宰杀后保持鲜味的温度条件要求最低的是鳝鱼
【答案】B
〖祥解〗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
【详析】A、IMP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所以可以测定单位时间内IMP的消耗量表示,A正确;
B、不同鱼ACP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鱼的基因不同,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ACP的相对活性较高时,能将IMP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无鲜味,因此60℃下不利于草鱼保持鲜味的原因是IMP容易被分解,C正确;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不同温度鳝鱼的ACP相对活性均比较低,因此宰杀后保持鲜味的温度条件要求最低的是鳝鱼,D正确。
故选B。
4.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主要以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为食。研究人员通过探究不同季节的环境因素变化对红腹角雉在不同区域的占域率(目标物种占据或利用的调查区域的比例)的影响,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腹角雉在某区域的占域率增高有利于其种群繁衍
B.调查红腹角雉的种群密度及占域率的最适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C.环境因素使群落在不同季节物种组成发生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