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将进酒》课件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ppt
文件大小:3.72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李白01新课导入一01整体感知二作者简介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701年—762年)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作者简介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等是俯拾即是,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解题《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将进酒》很可能就是这次酒宴上的祝酒辞。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课文原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qiāngzūnpēngcénzhuànlèzìxuè01赏析内容三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译文: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赏析内容悲哀之情——空间范畴的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反向夸张两组长句作用:比兴——以河水一去不返来比喻人生易逝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赏析内容此句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诫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赏析内容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赏析内容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